最新网址:www.qiqixs.info
天赋这东西确实存在,而且不是努力可以弥补的,方主任很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一个人要成功,如果努力的方向与自己的天赋契合度高,成功概率就更大,而如果努力的方向与自己的天赋不契合,可能事倍功半或者干脆事倍功不达。
“你也不错呀,现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普外类的手术量在全国前几名吧?”
胸外科的主任医师觉得自己刚刚这脱口而出的话很伤同事的面子,所以又补充一句,给同事一定的安慰。
''算了吧,在别人面前可以自称水平不错,但是在杨教授面前怎么敢说不错。”
方主任自嘲一句,不再说话。
高清屏幕上几条臂在极其快速地进行切开、分离、缝合、打结等操作,按道理全场就这么几条机械臂主演,情节也单调,这应该是枯燥无味的,但是示教室的医生们一个个比看大片还专注投入,双目等着屏幕聚精会神,整个会场竟然雅雀无声,即使偶尔的交流也是低声耳语。
其中有个医生就拍摄了会场的视频发朋友圈,说的就是三更半夜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安静地看几条机械臂主演的动作片,这种场面显得奇特而富有趣味,这是只有医生才有的浪漫。
还有些迟来的同学心里极为着急,低声问自己的同事:“达芬奇肺移植?到哪一步了?”当了解手术的进度时,心里极为懊悔,后悔自己来得太晚,没有看到完整的手术过程。
手术台上的助手宋子墨和徐志良已经完成供体肺的肺门修剪,让血管和支气管等管道边缘整齐,长短合适,以能够顺利地与患者的的支气管和血管吻合。
处理好供体肺部之后,宋子墨在欧连峰的右侧肋间做出一个大约8厘米的切口,通过这个切口,供体肺被送进欧连峰的胸腔,虽然肺部看起来很大,那是相当于吹起来的气球,一旦排净里面的空气,软塌塌的肺部就像没气的气球,很容易从这个8厘米的切口送进胸腔。
任何的器官移植,最重要的是血管的吻合,只有血管吻合质量可靠,移植的器官才能获得良好的供血而成活,而肺移植除了血管吻合,还有气管需要吻合,让供体肺部与患者预留的支气管吻合在一起,术后承担呼吸功能。
对杨平来说,做传统手术的时候自己只有两只手,而做机器人手术的时候,现在自己有四只手,除去负责安装镜头的机械臂,还有三只机械臂随时可以工作,这三只机械臂完全按照自己的意识行事,所以手术效率要高很多。
杨平对支气管的软骨部行间断缝合,一针一线,均匀而精密,对于管道的缝合,杨平始终坚持采用间断缝合,而不是节约时间的连续缝合,间断缝合每一针是独立的,拥有最大的可靠性,可靠性是医疗工作中最重要。
三只机械臂没有一只歇息,哪怕短暂的歇息都没有,全程一直在工作,杨平对机械臂的操作已经完全脱离传统的双手操作观念,其它医生做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时候,仍然没有脱离固有的双手操作观念,这样难以充分发挥出所有机械臂的最大效用。
杨平做机器人手术的时候,完全脱离人类的双臂操作思维,真真切切地做到多臂操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有四只机械臂,一只机械臂装配的是镜头,它的工作是为手术提供视野,所以每个手术步骤中,它几乎是固定的,做完一步再移动切换视野。
而剩下的三条机械臂全部可以充当工作机械臂,三只手比两只手的工作效率远远不是1.5倍,而是很多倍。
现在的高清屏幕上正在吻合供受体的支气管,三只机械臂,一只机械臂将缝合针一进一出,另一只机械臂立刻在出针的瞬间接住缝针,第三只机械臂立即打结,第一只解放出来的机械臂此时接上来剪线,每个动作的衔接几乎是零延迟,这三只机械臂仿佛就是杨平意识的延伸。
“这手术怎么有点怪怪的,三条机械臂怎么一直在高速活动,不是应该有一条是暂停的,至少在,某些操作中是暂停的,你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只有两个主控制器,两块脚踏板,杨教授怎么将三条机械臂全部调动起来的?”
泌尿外科的鲁主任也坐在方主任旁边,他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水平也很高,但是却不明白这三条机械臂怎么玩得这么熟练。
鲁主任的机器人手术水平虽高,但是比不上方主任,方主任可以说是三博医院除杨平以外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玩得最熟练最明白的人,他感叹:“他和我们的思维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我们不管把手术机器人玩得多么熟练,一直都受限于双臂思维,而他是多臂思维。”
“什么意思,能不能说得明白的一点,不要说得这么玄乎。”鲁主任也是用达芬奇机器人做了几百台手术的人物,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双臂思维和多臂思维这两个概念。
方主任微微一笑,看来三博医院机器人手术水平排行榜老二还是他方主任,鲁主任居然对双臂思维和躲臂思维居然不懂,不过也可以理解,鲁主任去外科研究所的次数没有方主任多,跟杨平的沟通少,这个概念是杨平提出来的,鲁主任自然不知道。
今天方主任打算给鲁主任上课:“双臂思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思维,是人类劳动能力的基础,因为人类双手的职责是劳动,而任何劳动的操作都建立在左右手的配合之上,所以自从机器发明之后,大多数机器的操控也是建立在左右手的配合之上。”
“达芬奇机器人虽然有四只机械臂,但是一般人做手术真正参与工作的总是两只机械臂,同样是左右手配合,而杨教授不一样,他将主控制器、脚踏板等全部利用起来操控这四条机械臂,其中参与手术操作的三条机械臂的配合完全脱离双手配合的模式,而是三只手配合的模式。”
“你仔细看,杨教授的每一个手术操作,比如缝合打结剪线,跟我们完全不一样,因为我们使用的方法完全是双臂模式下建立的,而他的方法是建立在三臂模式之上。”
鲁主任恍然大悟:“我就说嘛,怎么看着这打结剪线的方法有点陌生,完全看不懂,三只机械臂全都在快速工作,没有一条是歇息的,三条机械臂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反正一直在高速活动,支气管的缝合也就如同缝纫机一样,啪嗒啪嗒一针一针地爆出来。”
(本章完)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info/txt/xiazai157719.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info/157719/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info/book/15771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973章 多臂思维)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海与夏谢谢您的支持!!
所以一个人要成功,如果努力的方向与自己的天赋契合度高,成功概率就更大,而如果努力的方向与自己的天赋不契合,可能事倍功半或者干脆事倍功不达。
“你也不错呀,现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普外类的手术量在全国前几名吧?”
胸外科的主任医师觉得自己刚刚这脱口而出的话很伤同事的面子,所以又补充一句,给同事一定的安慰。
''算了吧,在别人面前可以自称水平不错,但是在杨教授面前怎么敢说不错。”
方主任自嘲一句,不再说话。
高清屏幕上几条臂在极其快速地进行切开、分离、缝合、打结等操作,按道理全场就这么几条机械臂主演,情节也单调,这应该是枯燥无味的,但是示教室的医生们一个个比看大片还专注投入,双目等着屏幕聚精会神,整个会场竟然雅雀无声,即使偶尔的交流也是低声耳语。
其中有个医生就拍摄了会场的视频发朋友圈,说的就是三更半夜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安静地看几条机械臂主演的动作片,这种场面显得奇特而富有趣味,这是只有医生才有的浪漫。
还有些迟来的同学心里极为着急,低声问自己的同事:“达芬奇肺移植?到哪一步了?”当了解手术的进度时,心里极为懊悔,后悔自己来得太晚,没有看到完整的手术过程。
手术台上的助手宋子墨和徐志良已经完成供体肺的肺门修剪,让血管和支气管等管道边缘整齐,长短合适,以能够顺利地与患者的的支气管和血管吻合。
处理好供体肺部之后,宋子墨在欧连峰的右侧肋间做出一个大约8厘米的切口,通过这个切口,供体肺被送进欧连峰的胸腔,虽然肺部看起来很大,那是相当于吹起来的气球,一旦排净里面的空气,软塌塌的肺部就像没气的气球,很容易从这个8厘米的切口送进胸腔。
任何的器官移植,最重要的是血管的吻合,只有血管吻合质量可靠,移植的器官才能获得良好的供血而成活,而肺移植除了血管吻合,还有气管需要吻合,让供体肺部与患者预留的支气管吻合在一起,术后承担呼吸功能。
对杨平来说,做传统手术的时候自己只有两只手,而做机器人手术的时候,现在自己有四只手,除去负责安装镜头的机械臂,还有三只机械臂随时可以工作,这三只机械臂完全按照自己的意识行事,所以手术效率要高很多。
杨平对支气管的软骨部行间断缝合,一针一线,均匀而精密,对于管道的缝合,杨平始终坚持采用间断缝合,而不是节约时间的连续缝合,间断缝合每一针是独立的,拥有最大的可靠性,可靠性是医疗工作中最重要。
三只机械臂没有一只歇息,哪怕短暂的歇息都没有,全程一直在工作,杨平对机械臂的操作已经完全脱离传统的双手操作观念,其它医生做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时候,仍然没有脱离固有的双手操作观念,这样难以充分发挥出所有机械臂的最大效用。
杨平做机器人手术的时候,完全脱离人类的双臂操作思维,真真切切地做到多臂操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有四只机械臂,一只机械臂装配的是镜头,它的工作是为手术提供视野,所以每个手术步骤中,它几乎是固定的,做完一步再移动切换视野。
而剩下的三条机械臂全部可以充当工作机械臂,三只手比两只手的工作效率远远不是1.5倍,而是很多倍。
现在的高清屏幕上正在吻合供受体的支气管,三只机械臂,一只机械臂将缝合针一进一出,另一只机械臂立刻在出针的瞬间接住缝针,第三只机械臂立即打结,第一只解放出来的机械臂此时接上来剪线,每个动作的衔接几乎是零延迟,这三只机械臂仿佛就是杨平意识的延伸。
“这手术怎么有点怪怪的,三条机械臂怎么一直在高速活动,不是应该有一条是暂停的,至少在,某些操作中是暂停的,你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只有两个主控制器,两块脚踏板,杨教授怎么将三条机械臂全部调动起来的?”
泌尿外科的鲁主任也坐在方主任旁边,他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水平也很高,但是却不明白这三条机械臂怎么玩得这么熟练。
鲁主任的机器人手术水平虽高,但是比不上方主任,方主任可以说是三博医院除杨平以外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玩得最熟练最明白的人,他感叹:“他和我们的思维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我们不管把手术机器人玩得多么熟练,一直都受限于双臂思维,而他是多臂思维。”
“什么意思,能不能说得明白的一点,不要说得这么玄乎。”鲁主任也是用达芬奇机器人做了几百台手术的人物,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双臂思维和多臂思维这两个概念。
方主任微微一笑,看来三博医院机器人手术水平排行榜老二还是他方主任,鲁主任居然对双臂思维和躲臂思维居然不懂,不过也可以理解,鲁主任去外科研究所的次数没有方主任多,跟杨平的沟通少,这个概念是杨平提出来的,鲁主任自然不知道。
今天方主任打算给鲁主任上课:“双臂思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思维,是人类劳动能力的基础,因为人类双手的职责是劳动,而任何劳动的操作都建立在左右手的配合之上,所以自从机器发明之后,大多数机器的操控也是建立在左右手的配合之上。”
“达芬奇机器人虽然有四只机械臂,但是一般人做手术真正参与工作的总是两只机械臂,同样是左右手配合,而杨教授不一样,他将主控制器、脚踏板等全部利用起来操控这四条机械臂,其中参与手术操作的三条机械臂的配合完全脱离双手配合的模式,而是三只手配合的模式。”
“你仔细看,杨教授的每一个手术操作,比如缝合打结剪线,跟我们完全不一样,因为我们使用的方法完全是双臂模式下建立的,而他的方法是建立在三臂模式之上。”
鲁主任恍然大悟:“我就说嘛,怎么看着这打结剪线的方法有点陌生,完全看不懂,三只机械臂全都在快速工作,没有一条是歇息的,三条机械臂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反正一直在高速活动,支气管的缝合也就如同缝纫机一样,啪嗒啪嗒一针一针地爆出来。”
(本章完)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info/txt/xiazai157719.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info/157719/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info/book/15771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973章 多臂思维)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海与夏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