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info
“这就是天子之学?”
嘉靖看着姚广孝带回来的匣子,确实很好奇里面的东西是什么,但三丰祖师既然说修好玄黄大典再打开,那便不能乱动。
“姚师以为,会是何物?”
不能打开,猜猜还是可以的,嘉靖希冀的看着姚广孝。
姚广孝没有直接答,而是看向张执象问道:“安平可还记得,那年黄锦前往龙虎山替陛下敕封?”
张执象灵光一闪,呢喃道:“葭管飞灰?”
他们两人一问一答,嘉靖便也明白了,激动道:“乐律通天,这是失传的乐经?”
姚广孝含笑摇头。
张执象解释道:“应该不是乐经,而是更核心的东西,乐律之始……先天黄钟。”
“至少,这是天子之学的内容之一。”
“其律管,就在木匣当中。”
听到先天黄钟,钱衡相当激动,他跑到匣子面前,恨不得直接打开,自秦亡以后,乐经失传,此后历朝历代,只能通过前朝的乐律标准来校准。
一千多年过去,礼乐已经偏离很多了。
而伴随着五音十二律的偏离,所体现的不仅仅是音乐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失准。
为何乐律通天?
为何礼乐为治国之本?
因为一切度量衡,都需要由乐律来校准,一切度量衡都源于黄钟这支律管。
黄钟之宫,律吕之本。
黄钟长九寸径三分围九分,这不是黄钟的尺寸,而是黄钟校准长度的尺寸,需选当年的黍米,横叠百粒为九寸,竖叠百粒为一尺,这个九寸,才是黄钟的九寸。
这样制作出来的黄钟律管,要在当年的冬至能发出葭管飞灰,才算成功。
如此。
也只是后天校准的黄钟之音,但也确定了长度单位的标准。
而那用过的黍米,取1200粒刚好能填满黄钟律管,所以定黄钟律管的容量为龠,两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此为容量标准。
又每百粒黍米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均,重量标准也有了。
度量衡,皆出黄钟之宫。
钱衡讲着黄钟之宫的重要性,一旁的唐顺之则笑着说道:“敢问黄钟到底是三寸九分,还是八寸一分,亦或者是九寸呢?还是说是《史记》记载的八寸七分一呢?”
“此为周尺之缪差。”
钱衡对这个还是很清楚的,说道:“周尺分为黑黍与红黍两种,以黑黍为九寸,则红黍就是八寸七分一,太史公写两套律表,虽然有混淆之嫌,但也有详尽之功。”
唐顺之问:“八寸一分何解?”
钱衡答:“太史公言九九八十一为宫,实为周黑黍之尺,与夏黑黍之尺有别,周尺为夏尺九寸,故而八寸一分为宫。”
嘉靖忍不住道:“明明是一套东西,太史公为何不说清?”
确实有点过分。
但你要说太史公在骗人吧?他写的又没错,只是你没能理清其中的关系而已……
钱衡尴尬的抚须,他能说太史公就是故意的么?
毕竟都是天官一系的自己人,钱衡只能咳了咳,引回话题说道:“唐总编应该是分辨出了这些的,却还要问我,应当是有更好的谜底吧?”
唐顺之笑道:“没错,重点在三寸九分上。”
“此黄钟,为先天黄钟,吕氏春秋称为舍少。”
“而倘若以八寸七分一为黄钟,按照弦律,那么跨越八个音阶的‘清黄钟’应该是黄钟长度直接减半,即4.355寸。”
“但以三分损益法,以81分为黄钟,十二次损益后,得到的清黄钟近似三寸九分。”
“所以,太史公虽然丢了烟雾弹,但其实也做了揭秘,他是为了提醒清黄钟的重要性,才写的八十一分为宫,我们无论是用三分损益法算出三寸九分,还是直接取用吕氏春秋的记录,真正矫正误差的标准,是舍少,先天黄钟。”
“舍少与清黄钟有个误差,即4.355-3.9=0.455寸。”
“这个误差其实是管口校正数。”
“真正的林钟管长=(黄钟管长+校正数)x2/3-校正数。”
“所以。”
“不论是太史公记录的周朝八寸七分一也好,八十一分也罢,以黍米和葭管飞灰按照规则测量出来的黄钟,是后天初始黄钟,择半为清黄钟,清黄钟与舍少的差值为校正值,初始黄钟加上校正值,才是可用的后天黄钟。”
“而重点在于……舍少。”
“太史公提醒了三寸九分,但此三寸九分,不该是我们这个时候的,而是上古定律之时,最初的先天之音,这才是一切的标准。”
“所以。”
“唯有得先天黄钟,才能知道真正的校准值是什么,才能得出完美的十二律与最和谐的后天黄钟,用以定度量衡。”
度量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作为一套标准,只要共用,不就可以了吗?
标准的数值不同,有何影响?
嘉靖明白由天地定的数值和人定的数值是有差别的,可具体在哪,他还是得问一问。
张执象想到那当初阳明先生给他弹琴,告诉他乐律与情志五脏的关系,不由说道:“若是音律和谐,能胜药石之功。”
这是一桩好处。
他在后世听过曾侯乙墓的编钟声音,那是完全不同的感觉,是沁进心神的声音。
钱衡说:“营造之法,若尺寸得用,便有如神助。”
最契合自然的尺寸,在营造设计的时候,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单纯的计算而言,总是“整数”好算一些,不然弄一堆小数,看着都湖涂。
唐顺之笑道:“经方之密在于分量,一钱一两得合天地,功效倍之。”
姚广孝则说道:“度量衡更精准了,历法也能更精准。”
这些都是可以看见的。
看不见的地方,其好处更是不可斗量。
故而。
先天黄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文明之基,这也是姚广孝为何肯定天子之学里面必然有此物的原因所在。
但若只是先天黄钟,三丰祖师定然不会让张执象修完玄黄大典再打开了。
里面,应当还有关乎历史,关于修行至关重要的东西。
或许。
河图洛书的秘密,也在其中。
82中文网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info/txt/xiazai181675.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info/181675/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info/book/18167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467、黄钟之宫,律吕之本)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江天寥廓谢谢您的支持!!
嘉靖看着姚广孝带回来的匣子,确实很好奇里面的东西是什么,但三丰祖师既然说修好玄黄大典再打开,那便不能乱动。
“姚师以为,会是何物?”
不能打开,猜猜还是可以的,嘉靖希冀的看着姚广孝。
姚广孝没有直接答,而是看向张执象问道:“安平可还记得,那年黄锦前往龙虎山替陛下敕封?”
张执象灵光一闪,呢喃道:“葭管飞灰?”
他们两人一问一答,嘉靖便也明白了,激动道:“乐律通天,这是失传的乐经?”
姚广孝含笑摇头。
张执象解释道:“应该不是乐经,而是更核心的东西,乐律之始……先天黄钟。”
“至少,这是天子之学的内容之一。”
“其律管,就在木匣当中。”
听到先天黄钟,钱衡相当激动,他跑到匣子面前,恨不得直接打开,自秦亡以后,乐经失传,此后历朝历代,只能通过前朝的乐律标准来校准。
一千多年过去,礼乐已经偏离很多了。
而伴随着五音十二律的偏离,所体现的不仅仅是音乐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失准。
为何乐律通天?
为何礼乐为治国之本?
因为一切度量衡,都需要由乐律来校准,一切度量衡都源于黄钟这支律管。
黄钟之宫,律吕之本。
黄钟长九寸径三分围九分,这不是黄钟的尺寸,而是黄钟校准长度的尺寸,需选当年的黍米,横叠百粒为九寸,竖叠百粒为一尺,这个九寸,才是黄钟的九寸。
这样制作出来的黄钟律管,要在当年的冬至能发出葭管飞灰,才算成功。
如此。
也只是后天校准的黄钟之音,但也确定了长度单位的标准。
而那用过的黍米,取1200粒刚好能填满黄钟律管,所以定黄钟律管的容量为龠,两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此为容量标准。
又每百粒黍米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均,重量标准也有了。
度量衡,皆出黄钟之宫。
钱衡讲着黄钟之宫的重要性,一旁的唐顺之则笑着说道:“敢问黄钟到底是三寸九分,还是八寸一分,亦或者是九寸呢?还是说是《史记》记载的八寸七分一呢?”
“此为周尺之缪差。”
钱衡对这个还是很清楚的,说道:“周尺分为黑黍与红黍两种,以黑黍为九寸,则红黍就是八寸七分一,太史公写两套律表,虽然有混淆之嫌,但也有详尽之功。”
唐顺之问:“八寸一分何解?”
钱衡答:“太史公言九九八十一为宫,实为周黑黍之尺,与夏黑黍之尺有别,周尺为夏尺九寸,故而八寸一分为宫。”
嘉靖忍不住道:“明明是一套东西,太史公为何不说清?”
确实有点过分。
但你要说太史公在骗人吧?他写的又没错,只是你没能理清其中的关系而已……
钱衡尴尬的抚须,他能说太史公就是故意的么?
毕竟都是天官一系的自己人,钱衡只能咳了咳,引回话题说道:“唐总编应该是分辨出了这些的,却还要问我,应当是有更好的谜底吧?”
唐顺之笑道:“没错,重点在三寸九分上。”
“此黄钟,为先天黄钟,吕氏春秋称为舍少。”
“而倘若以八寸七分一为黄钟,按照弦律,那么跨越八个音阶的‘清黄钟’应该是黄钟长度直接减半,即4.355寸。”
“但以三分损益法,以81分为黄钟,十二次损益后,得到的清黄钟近似三寸九分。”
“所以,太史公虽然丢了烟雾弹,但其实也做了揭秘,他是为了提醒清黄钟的重要性,才写的八十一分为宫,我们无论是用三分损益法算出三寸九分,还是直接取用吕氏春秋的记录,真正矫正误差的标准,是舍少,先天黄钟。”
“舍少与清黄钟有个误差,即4.355-3.9=0.455寸。”
“这个误差其实是管口校正数。”
“真正的林钟管长=(黄钟管长+校正数)x2/3-校正数。”
“所以。”
“不论是太史公记录的周朝八寸七分一也好,八十一分也罢,以黍米和葭管飞灰按照规则测量出来的黄钟,是后天初始黄钟,择半为清黄钟,清黄钟与舍少的差值为校正值,初始黄钟加上校正值,才是可用的后天黄钟。”
“而重点在于……舍少。”
“太史公提醒了三寸九分,但此三寸九分,不该是我们这个时候的,而是上古定律之时,最初的先天之音,这才是一切的标准。”
“所以。”
“唯有得先天黄钟,才能知道真正的校准值是什么,才能得出完美的十二律与最和谐的后天黄钟,用以定度量衡。”
度量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作为一套标准,只要共用,不就可以了吗?
标准的数值不同,有何影响?
嘉靖明白由天地定的数值和人定的数值是有差别的,可具体在哪,他还是得问一问。
张执象想到那当初阳明先生给他弹琴,告诉他乐律与情志五脏的关系,不由说道:“若是音律和谐,能胜药石之功。”
这是一桩好处。
他在后世听过曾侯乙墓的编钟声音,那是完全不同的感觉,是沁进心神的声音。
钱衡说:“营造之法,若尺寸得用,便有如神助。”
最契合自然的尺寸,在营造设计的时候,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单纯的计算而言,总是“整数”好算一些,不然弄一堆小数,看着都湖涂。
唐顺之笑道:“经方之密在于分量,一钱一两得合天地,功效倍之。”
姚广孝则说道:“度量衡更精准了,历法也能更精准。”
这些都是可以看见的。
看不见的地方,其好处更是不可斗量。
故而。
先天黄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文明之基,这也是姚广孝为何肯定天子之学里面必然有此物的原因所在。
但若只是先天黄钟,三丰祖师定然不会让张执象修完玄黄大典再打开了。
里面,应当还有关乎历史,关于修行至关重要的东西。
或许。
河图洛书的秘密,也在其中。
82中文网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info/txt/xiazai181675.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info/181675/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info/book/18167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467、黄钟之宫,律吕之本)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江天寥廓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