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info
第111章 你,去干掉孙悟空!
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本章字数:5035 都重生了谁还当人txt下载
刘若川说不帮,是真的不帮。
许青山硬生生地看完了两百多份学生申请,他感觉干这件事比自己搞一份研究都辛苦。
不过这帮想来他团队里的学生,也确确实实都是天之骄子。
哪怕许青山觉得自己已经见过很多天才了,却还是为这些学生的履历所惊讶。
在这两百多份学生申请里,华清和京大的学生要占了超过三分之二,毕竟保研名额一般是按照学校的等级来给的。
越好的学校,正常来说,保研名额就越多。
就拿今年2010年的保研情况来说,2010年能够保研的学生,都是2006年入学的本科生,而京城大学这一数据为3456人,华清大学为3235人。
京城大学和华清大学,一般能够拿到最多的公派留学名额,剩下的基本上有将近50%的保研比例,也就是京城和华清两家加起来的保研人数能够达到3000多人。
而京城大学保送本校的名额,每年都能上千。
华清更夸张,华清保送本校的人数,每年都能过一千五百多人。
同一年的其他院校。
例如华科大06年本科生有1932人,保研比例为31.31%,总共保研605人;京师大本科生2109人,保研比例为30.35%,总共保研640人;南大3153人保880人,震旦大学3332人保880人.
单单从保研比例来看,就能看出华清和京大那超然的地位。
而许青山在京大和华清的知名度,也是远超其他学校的。
就京城里学数学的学生,有哪个不想到许青山手里好好地当上开山弟子的?
跟上了这么一位导师,那可基本上代表着未来学术生涯的顺风顺水,前途光明。
甚至许青山都看到了华清不少姚班的学生,也都想跑来自己这里的计算科学实验室里干活,那一个个的履历那叫一个好看啊。
向他手里的这些报名表。
第一梯队的,就是各种拿过国际竞赛金牌、本科阶段就有1区的论文一作的,这种就光那履历摆在那边就会自己闪闪发光的,要是放弃其他教授手里,那保准直接定下来了。
可这样的天才,在许青山这里是批发的。
第二梯队的,则是各种各样综合成绩第一,活动拉满,有各种各样兴趣特长,又愿意主动更改自己的本科方向,跟随许青山学习许青山定下来的方向,主打一个服从许青山调剂的。
剩下的第三梯队,也就是希望比较渺茫的,随便挑一个出来,那丢到华清京大以外的学校去,那基本上也都是被抢着要的小天才。
刘若川让许青山现在先看这些简历,倒不是让许青山现在就选。
而是在即将到来的保研夏令营里,能够关注到那些表现亮眼的学生,把人和履历对上号,不要出现什么乌龙或者误判。
以及,许青山实验室的参观资格,是限号的。
人那么多,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去争取许青山他们团队的名额,这就需要有一轮筛选,如果没能通过许青山团队筛选的,就只能去京城大学其他学院的定向保研夏令营试试了。
“你挑得这么快啊,怎么,难选吧?”
到了晚上,刘若川快下班回家了,见许青山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进去看了一眼,发现许青山还坐在位置上整理着那些申请表,过来拿起一沓看了看,口中啧啧称奇。
“你就像是唐僧肉一样,什么样的小妖都想来你身上啃上一口,不过你别说,要我还在读大四,换我我也选你。”
许青山摇了摇头。
“我现在已经在想设置什么样的考题和测试来让他们感受一下我们团队的强度了,要是跟不上的话,我觉得还是没必要来报我们团队。”
许青山琢磨着。
他的团队就算是现在再怎么不错,也不可能容纳太多的学生,不说别的,就工位都不够坐的。
可这些天才之间的差距其实并没有那么明显,而且他之前还有定下来像陈杲那样的“后门型天才”,原本他没怎么放在心上的研究生名额,一下子变成了稀缺品。
稀缺就需要门槛来限制。
“别烦恼呗,到时候看看眼缘,研究生这种事,主打一个缘分。”
刘若川倒是没有许青山那么烦恼。
对于他来说,能有这么多优质的学生来加入团队,就是好事,个人实力好点差点区别都不大,毕竟这种事都看领头羊。
“我差不多已经有想法了。”
许青山目光炯炯。
刘若川没太在意,他放下了那些资料,跟许青山勾肩搭背的。
“走啦走啦,明天再弄,下班了咱们去喝两杯?我好久没喝酒了,去东来顺?我请客。”
“我把这个归档好,嗯,好了,走吧。”
当晚。
刘若川喝得开心,许青山倒是喝得若有所思的,似乎每喝下去一杯酒,他就确定了一下对新学生们的考核。
或许那些还在家里、在学校,期待着得到京城大学答复、许青山答复的年轻人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未来的命运就如此被定在两个大佬交错的觥筹之中。
三日后。
“不是?青山,就一个参观名额而已,你确定要这么安排?”
刘若川目瞪口呆地看着许青山让金晶给出来的方案。
“你让一群本科生选用我们这个未完成版本的《数学全书》,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做一份结构化阐述报告?需要在一周的时间内给出来完整的解析论文?评审标准参照京城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评审标准?”
质疑完,刘若川又看向另外一份方案。
“计算科学方向的学生,则要在给出的十大选题里选择一个进行论证和程序算法的完成,要求架构完整,思路明确,评审标准按照B类会议收录标准评审。”
许青山淡定地点了点头。
“其实主要还是数论部分,这也不算很复杂,考察考察他们的抗压能力和学术逻辑思维而已,难度不大的。”
“这还难度不大?”
刘若川提高了声调,他不敢置信地看着许青山。
“你这就跟狮驼岭大王让小钻风说,你,去干掉孙悟空!有什么区别?”
刘若川生怕许青山因为他自己的实力,而误解了这世上其他的年轻人都跟他一样拥有同样的实力,苦口婆心地劝告道。
“青山啊,你得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能够,做学术能够那么快的,一篇解析论文,哪怕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正常学生都得花上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大概,正常985高校的学生,想要完成一篇小论文,那基本上都是要花一两个学期的时间,不断地整理思路、找资料文献、测试验证.就这都不一定能过,你要求他们一周做出来,你不会是拿自己当参照物的吧?”
许青山看向刘若川,眨了眨眼。
“没有啊,这不是降低标准了吗?要是我自己的话,这起码得顶刊水准。”
他一脸平静地说着这种话,实在是让刘若川想给他这张帅脸一个大脚丫子。
“要不?还是改改,我怕这几百个学生不够你造的。”
刘若川是负责团队管理的,他对于学生的渴望可要比许青山高多了。
“不改。”
许青山固执道。
“本来就不是要招普通学生的,我们团队,要招就招不正常的,得招点怪物,正常的学生丢给数院的老师们去带多好,来我们团队的,主打的就是一个效率和强度。”
他坚持自己的观点。
“要是连这种级别的压力都扛不住,做不了,那进了我们团队,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压力会更大,现在就把门槛设好了,进来的学生也有心理准备了,他好我也好。”
“好吧,也对,要是招进来的学生不是怪物,估计也跟不上你的节奏.”
刘若川见许青山这么坚持,也只能点头答应了下来,拿着这个标准去递交给校长室那边,毕竟那需要以京城大学的名义,分发通知到那些学生手里。
保研夏令营都还没有开始呢,入营考核就先来了。
这种事在此前的保研夏令营,是属于极为罕见的,一时间,各大保研qq群里,哀鸿遍野,大家都在讨论是京大哪个丧心病狂的领导让人干这事的。
不过申请了京大保研夏令营的学生们稍微对了一下,却发现收到了考核的,都是在意向导师那填了许青山的。
一下就知道了这考核的来处。
肯定是许青山要求搞的。
一弄清楚,原本哭天喊娘的动静就都不见了。
这帮能保研的家伙都是人精,既然是许青山给出了这份考核,那就极有可能关系到之后能否顺利进入他团队。
哪里还有时间吵吵闹闹,一个个都开始进入了爆肝状态。
这一周的时间里。
刘若川愁眉苦脸的,他是真担心这难度太大,这帮年轻人们完不成,要知道他们当时本科刚毕业的时候,能够做到许青山这种标准的,在同届里都是名号响当当的强者了。
难不成现在这帮年轻人,能比自己当时那黄金一代的平均素质更强?
这个疑惑,在这一周结束之后,刘若川就得到了答案。
“还真能做到啊?”
刘若川一脸惊诧地看着王隗和薛雪情帮忙整理着打印出来的学生们交上来的考核论文,而张珂则是在那一项一项地检查计算科学学生的程序算法和论文,他觉得这似乎有点异于自己的认知。
“那当然,国内的学生现在可是越来越强的。”
许青山随便挑了一份出来看。
他如今在数论领域积累的经验和实力,完全足够他扫一眼就能理出来这个学生的解析思路和数理逻辑。
“诶,等等,这份论文看起来不太像是学生做出来的,存疑一下,放那边。”
许青山看着看着,皱着眉头,把手里这份论文放到了一旁。
他发誓,他绝对是随手抽出来的。
可这随手抽出来一份,就让他觉得有点不对劲。
那.
许青山看向了桌上那厚厚几摞的论文,心中突然产生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刘若川则是拿过去看了看,突然乐了起来。
“让你搞得这么难,你小子不会是被学阀二代们包围了吧?”
刘若川也看出了那份论文里的不同。
或许有人觉得奇怪,论文不都是论文吗?怎么能够看得出来什么论文是教授写的,什么论文是学生写的,难道不都是看署名么?
实际上,只要是在学术论文领域沉淀的时间久一些的科研工作者,看得论文足够多了,审核的研究生论文足够多了,他能立马给你说出来几十上百种正经学者和学生的论文习惯。
其中包括了格式、措辞、文献引用方式、文章结构等等。
有时候两篇论文可能直观看起来似乎一模一样,但经验丰富的审稿人,能一眼看出哪篇论文在排版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样的格式,使用的什么软件。
而且正经学者的论文会有一种成熟的论点布局和论据引用,在公式算法的使用上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许青山方才存疑,就是那篇论文表现得过于完美了。
看起来就像是一篇可以直接发表到期刊上的成品论文。
如果只是这样,那或许可以用天赋异禀来形容这个学生的学术天赋,但问题是,和论文中体现出来的严谨的结构和缜密的逻辑出现了一些偏差的,是关于《数学全书》中解析数论部分内容的解构诠释。
有一些生搬硬套的痕迹。
这种感觉会有些割裂,明明实力那么强,但却在最基础的任务表现得差强人意。
虽然能通过评审标准,可却显得很怪。
“小王,拿这篇去查查重,各个库都试一试。”
刘若川把论文递给了王隗。
许青山却摇了摇头。
“这么简单的事他们不会考虑不到,我更倾向于是课题组帮他做的,你仔细看其中几个版块的论述语言的细微差距,虽然已经很贴近了,但是我认为这篇论文的实际攥稿人应该有三个人,看那几个部分,你细细品一品。”
许青山黑着脸说道。
他能接受学生们做不出来,但他不能接受学生们弄虚作假。
他现在反而有些担心这几堆论文,都是这种学阀产物了。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info/txt/xiazai216767.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info/216767/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info/book/21676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11章 你,去干掉孙悟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云少陵谢谢您的支持!!
许青山硬生生地看完了两百多份学生申请,他感觉干这件事比自己搞一份研究都辛苦。
不过这帮想来他团队里的学生,也确确实实都是天之骄子。
哪怕许青山觉得自己已经见过很多天才了,却还是为这些学生的履历所惊讶。
在这两百多份学生申请里,华清和京大的学生要占了超过三分之二,毕竟保研名额一般是按照学校的等级来给的。
越好的学校,正常来说,保研名额就越多。
就拿今年2010年的保研情况来说,2010年能够保研的学生,都是2006年入学的本科生,而京城大学这一数据为3456人,华清大学为3235人。
京城大学和华清大学,一般能够拿到最多的公派留学名额,剩下的基本上有将近50%的保研比例,也就是京城和华清两家加起来的保研人数能够达到3000多人。
而京城大学保送本校的名额,每年都能上千。
华清更夸张,华清保送本校的人数,每年都能过一千五百多人。
同一年的其他院校。
例如华科大06年本科生有1932人,保研比例为31.31%,总共保研605人;京师大本科生2109人,保研比例为30.35%,总共保研640人;南大3153人保880人,震旦大学3332人保880人.
单单从保研比例来看,就能看出华清和京大那超然的地位。
而许青山在京大和华清的知名度,也是远超其他学校的。
就京城里学数学的学生,有哪个不想到许青山手里好好地当上开山弟子的?
跟上了这么一位导师,那可基本上代表着未来学术生涯的顺风顺水,前途光明。
甚至许青山都看到了华清不少姚班的学生,也都想跑来自己这里的计算科学实验室里干活,那一个个的履历那叫一个好看啊。
向他手里的这些报名表。
第一梯队的,就是各种拿过国际竞赛金牌、本科阶段就有1区的论文一作的,这种就光那履历摆在那边就会自己闪闪发光的,要是放弃其他教授手里,那保准直接定下来了。
可这样的天才,在许青山这里是批发的。
第二梯队的,则是各种各样综合成绩第一,活动拉满,有各种各样兴趣特长,又愿意主动更改自己的本科方向,跟随许青山学习许青山定下来的方向,主打一个服从许青山调剂的。
剩下的第三梯队,也就是希望比较渺茫的,随便挑一个出来,那丢到华清京大以外的学校去,那基本上也都是被抢着要的小天才。
刘若川让许青山现在先看这些简历,倒不是让许青山现在就选。
而是在即将到来的保研夏令营里,能够关注到那些表现亮眼的学生,把人和履历对上号,不要出现什么乌龙或者误判。
以及,许青山实验室的参观资格,是限号的。
人那么多,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去争取许青山他们团队的名额,这就需要有一轮筛选,如果没能通过许青山团队筛选的,就只能去京城大学其他学院的定向保研夏令营试试了。
“你挑得这么快啊,怎么,难选吧?”
到了晚上,刘若川快下班回家了,见许青山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进去看了一眼,发现许青山还坐在位置上整理着那些申请表,过来拿起一沓看了看,口中啧啧称奇。
“你就像是唐僧肉一样,什么样的小妖都想来你身上啃上一口,不过你别说,要我还在读大四,换我我也选你。”
许青山摇了摇头。
“我现在已经在想设置什么样的考题和测试来让他们感受一下我们团队的强度了,要是跟不上的话,我觉得还是没必要来报我们团队。”
许青山琢磨着。
他的团队就算是现在再怎么不错,也不可能容纳太多的学生,不说别的,就工位都不够坐的。
可这些天才之间的差距其实并没有那么明显,而且他之前还有定下来像陈杲那样的“后门型天才”,原本他没怎么放在心上的研究生名额,一下子变成了稀缺品。
稀缺就需要门槛来限制。
“别烦恼呗,到时候看看眼缘,研究生这种事,主打一个缘分。”
刘若川倒是没有许青山那么烦恼。
对于他来说,能有这么多优质的学生来加入团队,就是好事,个人实力好点差点区别都不大,毕竟这种事都看领头羊。
“我差不多已经有想法了。”
许青山目光炯炯。
刘若川没太在意,他放下了那些资料,跟许青山勾肩搭背的。
“走啦走啦,明天再弄,下班了咱们去喝两杯?我好久没喝酒了,去东来顺?我请客。”
“我把这个归档好,嗯,好了,走吧。”
当晚。
刘若川喝得开心,许青山倒是喝得若有所思的,似乎每喝下去一杯酒,他就确定了一下对新学生们的考核。
或许那些还在家里、在学校,期待着得到京城大学答复、许青山答复的年轻人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未来的命运就如此被定在两个大佬交错的觥筹之中。
三日后。
“不是?青山,就一个参观名额而已,你确定要这么安排?”
刘若川目瞪口呆地看着许青山让金晶给出来的方案。
“你让一群本科生选用我们这个未完成版本的《数学全书》,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做一份结构化阐述报告?需要在一周的时间内给出来完整的解析论文?评审标准参照京城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评审标准?”
质疑完,刘若川又看向另外一份方案。
“计算科学方向的学生,则要在给出的十大选题里选择一个进行论证和程序算法的完成,要求架构完整,思路明确,评审标准按照B类会议收录标准评审。”
许青山淡定地点了点头。
“其实主要还是数论部分,这也不算很复杂,考察考察他们的抗压能力和学术逻辑思维而已,难度不大的。”
“这还难度不大?”
刘若川提高了声调,他不敢置信地看着许青山。
“你这就跟狮驼岭大王让小钻风说,你,去干掉孙悟空!有什么区别?”
刘若川生怕许青山因为他自己的实力,而误解了这世上其他的年轻人都跟他一样拥有同样的实力,苦口婆心地劝告道。
“青山啊,你得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能够,做学术能够那么快的,一篇解析论文,哪怕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正常学生都得花上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大概,正常985高校的学生,想要完成一篇小论文,那基本上都是要花一两个学期的时间,不断地整理思路、找资料文献、测试验证.就这都不一定能过,你要求他们一周做出来,你不会是拿自己当参照物的吧?”
许青山看向刘若川,眨了眨眼。
“没有啊,这不是降低标准了吗?要是我自己的话,这起码得顶刊水准。”
他一脸平静地说着这种话,实在是让刘若川想给他这张帅脸一个大脚丫子。
“要不?还是改改,我怕这几百个学生不够你造的。”
刘若川是负责团队管理的,他对于学生的渴望可要比许青山高多了。
“不改。”
许青山固执道。
“本来就不是要招普通学生的,我们团队,要招就招不正常的,得招点怪物,正常的学生丢给数院的老师们去带多好,来我们团队的,主打的就是一个效率和强度。”
他坚持自己的观点。
“要是连这种级别的压力都扛不住,做不了,那进了我们团队,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压力会更大,现在就把门槛设好了,进来的学生也有心理准备了,他好我也好。”
“好吧,也对,要是招进来的学生不是怪物,估计也跟不上你的节奏.”
刘若川见许青山这么坚持,也只能点头答应了下来,拿着这个标准去递交给校长室那边,毕竟那需要以京城大学的名义,分发通知到那些学生手里。
保研夏令营都还没有开始呢,入营考核就先来了。
这种事在此前的保研夏令营,是属于极为罕见的,一时间,各大保研qq群里,哀鸿遍野,大家都在讨论是京大哪个丧心病狂的领导让人干这事的。
不过申请了京大保研夏令营的学生们稍微对了一下,却发现收到了考核的,都是在意向导师那填了许青山的。
一下就知道了这考核的来处。
肯定是许青山要求搞的。
一弄清楚,原本哭天喊娘的动静就都不见了。
这帮能保研的家伙都是人精,既然是许青山给出了这份考核,那就极有可能关系到之后能否顺利进入他团队。
哪里还有时间吵吵闹闹,一个个都开始进入了爆肝状态。
这一周的时间里。
刘若川愁眉苦脸的,他是真担心这难度太大,这帮年轻人们完不成,要知道他们当时本科刚毕业的时候,能够做到许青山这种标准的,在同届里都是名号响当当的强者了。
难不成现在这帮年轻人,能比自己当时那黄金一代的平均素质更强?
这个疑惑,在这一周结束之后,刘若川就得到了答案。
“还真能做到啊?”
刘若川一脸惊诧地看着王隗和薛雪情帮忙整理着打印出来的学生们交上来的考核论文,而张珂则是在那一项一项地检查计算科学学生的程序算法和论文,他觉得这似乎有点异于自己的认知。
“那当然,国内的学生现在可是越来越强的。”
许青山随便挑了一份出来看。
他如今在数论领域积累的经验和实力,完全足够他扫一眼就能理出来这个学生的解析思路和数理逻辑。
“诶,等等,这份论文看起来不太像是学生做出来的,存疑一下,放那边。”
许青山看着看着,皱着眉头,把手里这份论文放到了一旁。
他发誓,他绝对是随手抽出来的。
可这随手抽出来一份,就让他觉得有点不对劲。
那.
许青山看向了桌上那厚厚几摞的论文,心中突然产生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刘若川则是拿过去看了看,突然乐了起来。
“让你搞得这么难,你小子不会是被学阀二代们包围了吧?”
刘若川也看出了那份论文里的不同。
或许有人觉得奇怪,论文不都是论文吗?怎么能够看得出来什么论文是教授写的,什么论文是学生写的,难道不都是看署名么?
实际上,只要是在学术论文领域沉淀的时间久一些的科研工作者,看得论文足够多了,审核的研究生论文足够多了,他能立马给你说出来几十上百种正经学者和学生的论文习惯。
其中包括了格式、措辞、文献引用方式、文章结构等等。
有时候两篇论文可能直观看起来似乎一模一样,但经验丰富的审稿人,能一眼看出哪篇论文在排版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样的格式,使用的什么软件。
而且正经学者的论文会有一种成熟的论点布局和论据引用,在公式算法的使用上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许青山方才存疑,就是那篇论文表现得过于完美了。
看起来就像是一篇可以直接发表到期刊上的成品论文。
如果只是这样,那或许可以用天赋异禀来形容这个学生的学术天赋,但问题是,和论文中体现出来的严谨的结构和缜密的逻辑出现了一些偏差的,是关于《数学全书》中解析数论部分内容的解构诠释。
有一些生搬硬套的痕迹。
这种感觉会有些割裂,明明实力那么强,但却在最基础的任务表现得差强人意。
虽然能通过评审标准,可却显得很怪。
“小王,拿这篇去查查重,各个库都试一试。”
刘若川把论文递给了王隗。
许青山却摇了摇头。
“这么简单的事他们不会考虑不到,我更倾向于是课题组帮他做的,你仔细看其中几个版块的论述语言的细微差距,虽然已经很贴近了,但是我认为这篇论文的实际攥稿人应该有三个人,看那几个部分,你细细品一品。”
许青山黑着脸说道。
他能接受学生们做不出来,但他不能接受学生们弄虚作假。
他现在反而有些担心这几堆论文,都是这种学阀产物了。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info/txt/xiazai216767.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info/216767/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info/book/21676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11章 你,去干掉孙悟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云少陵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