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平板电子书网 » 穿越小说 » 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列表 » 第320章 册封贤妃

最新网址:www.qiqixs.info

第320章 册封贤妃

文/左百户
推荐阅读: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 重生八零锦绣军婚 诸天投影 都市超级医仙 万族之劫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 最佳女婿 斗破苍穹 极品全能学生 奶爸的异界餐厅
    李治坐在临湖殿,静静沉思了一会,朝王伏胜吩咐道:“让薛卿过来见朕。”

    薛仁贵如今又回到禁苑当值,接到通传后,不一会便过来了。

    叙礼毕,李治让他坐下说话,朝他问道:“薛卿,我大唐水军情况,你可知晓?”

    薛仁贵沉吟片刻,说道:“据臣所知,本朝水军折冲府共有八十多个,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中营州、莱州、交州三处的水军折冲府最多。”

    营州和莱州的水军,都是为了对付高句丽和百济。交州水军,则是为了震慑南洋诸国。

    八十多个折冲府,也就是八万左右的水军,与大唐庞大的陆军相比,并不算多。

    这也正常,毕竟大唐主要敌人还是在陆地。

    李治又问道:“我朝水军用的是什么战船呢?”

    薛仁贵拱手道:“陛下恕罪,这些臣就不知道了。”

    王伏胜轻声道:“陛下,既与战船有关,您何不召阎相询问?”

    唐朝的战船,多由工部下辖的水部督造,阎立本担任工部尚书,又是建造大家,对这些自然了解。

    李治当即召阎立本来临湖殿觐见。

    半个时辰后,阎立本来到临湖殿,李治向他询问起造船之事。

    阎立本微笑道:“回陛下,目前我大唐水军中,一共有六种最常用的船种。”

    李治忙问是哪六种。

    阎立本道:“第一种是斗舰。”转头看向王伏胜,道:“王大监,能否替我取来纸笔。”

    王伏胜微笑着答应了,命人取来纸笔,放在桌子上。

    李治素知阎立本精于作画,定是想画出斗舰,让自己更能直观的了解。

    果不其然,阎立本运笔如风,不一会,一艘战船跃然纸上。

    阎立本用笔指着这艘战船的阶梯,道:“陛下请看,此船采取梯级结构,军士们梯级分布,战斗时能够充分发挥人员优势。”

    薛仁贵瞧见后,也暗赞一声。

    如此设计,士兵们射箭时方便许多,不必担心射到前面之人。

    李治注意到阎立本在船四周画了很多高高的桅杆,上面却并无横杆,无法挂帆,便问:“阎卿,这些杆子是做什么用的?”

    阎立本笑道:“陛下,这东西叫”拍杆,用绞绳控制,悬挂重物,用来拍打靠近的小船,是我军水战利器!”

    李治点点头,道:“好,你接着说其他船吧。”

    阎立本很快又画了一艘船。

    这艘船比刚才的斗舰更大,而且很高,船上建有三层小楼,瞧见这结构,便能猜到这是什么船了。

    “阎卿,这是楼船吧?”

    阎立本笑道:“正是,此船可以居高临下,使用纹车弩,适合攻城,在江河之上能发挥威力,海战却容易倾覆。”

    李治点点头,这船重心太高,一个海浪过来,船就翻了。

    阎立本随即又画下第三艘战船。

    这艘船头低尾高,前宽后窄,船上左右各置浮板四到八具,形如翅膀。

    “陛下请看,这艘船名为海鹘船。仿照海鹘外型建造,能航行于惊涛骇浪之中,虽风浪涨天,无有倾侧,还有排水加速之能,是我军最强大的海战主舰!”

    李治赞道:“果然不凡。”

    阎立本道:“以上三种战船,是我军主力战舰,另外还有小型船走舸、中型船艨艟、传令船等,协调作战,使得我军海战时,能发挥出最大战力!”

    李治听到此处,终于明白百济与大唐水师交锋后,为何一触即溃。

    大唐水军无论装备还是战术思想,都碾压这个时期的外国水军,双方战争素养差距太大。

    这么一想,刘仁轨能在白沙江之战中击败倭国水军,其实也是大唐将领的正常水准发挥。

    李治缓缓道:“伏胜,传旨莱州和营州,让他们训练水军,做好作战准备。”

    薛仁贵心中一凛,目光炽热的道:“陛下,是要对辽东作战了吗?”

    李治道:“先让刘仁轨准备着,威慑一下辽东临海诸国,若不能止战,那就参战!”

    李治的想法很简单,他虽不想现在就用兵辽东,但更不愿百济被某一方吞并,尤其是倭国。

    如果半岛真的打起来了,大唐也不能自缚手脚,既有水军利器,何必畏首畏尾,该打就打,不必客气。

    李治心中一定,便命薛仁贵和阎立本退下了。

    他返回甘露殿寝殿,开始琢磨着出行的事了。

    以他如今对朝堂的掌控,就算离京,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多做一些布置,也绝不会有坏处。

    他沉思片刻,命人传来纸笔,大手疾挥,很快写下一道旨意,盖上玉印。

    他将旨意放入一只鎏金匣子内,随即让王伏胜准备微服出宫事宜。

    两刻钟后,王伏胜准备妥当,李治当即出了皇宫,坐着马车朝英国公府而去。

    来到英国公府,径直穿过府门,刚进庭院,便见李勣带着人匆匆过来迎驾。

    李治笑道:“李卿不必多礼,朕突然过来,没打扰到你休养吧?”

    李勣拱手道:“臣年老体衰,无法坐衙,故在家休养,实在愧领朝廷俸禄。”

    去年营州大捷,众臣提议攻打高句丽之事,被李治否了后,李勣便一直在家休养,没有上朝。

    李治本来早就想来看看他,安抚几句,后因宫廷宗室的几件事给耽搁,一直给忘了。

    他已经来过李府好几次了,对这里颇为熟悉,信步而行,径直朝书房而去。李勣则跟随在后。

    不一会,来到书房,李治让王伏胜带人守在门外,走到桌案后坐下,朝李勣道:“李卿,坐吧。”

    “谢陛下。”李勣在距离李治最近的椅子上坐下。

    李治望着他,缓缓道:“李卿,朕知道你一直以来的心愿,是能够带兵攻灭高句丽,完成先帝遗愿。朕同样想灭了高句丽,只不过,时机还未成熟。”

    李勣动容道:“陛下说的时机是什么?”

    李治反问道:“依李卿之见,眼下高句丽内部,是否稳定?”

    李勣沉吟道:“泉盖苏文窃权,把持国政,高句丽内部肯定有反对他的势力,不过这些人,斗不过泉盖苏文。”

    李治点点头,道:“那朕再问你,如果泉盖苏文死了,高句丽又会如何?”

    李勣断然道:“高句丽必定内乱!”随即露出讶色,道:“陛下之意,泉盖苏文命不久矣?”

    李治道:“无论他会不会死,随着他衰老,对高句丽的控制都会降低,高句丽必定生乱。到时候,便是最好的机会。”

    李勣低头思索了一会,道:“臣明白了。”

    李治又道:“朕相信以我唐军之锐,现在攻打高句丽,也能取胜。但高句丽国土庞大,人口众多,若不能尽快消灭高句丽,河北刚刚恢复的民生,必将遭到严重的破坏。”

    李勣道:“陛下说的是。”

    李治笑道:“你放心,将来只要对高句丽用兵,朕一定让你挂帅,这是朕给你的承诺!”

    说着拍了拍手。

    王伏胜从外走了进来,手上奉着鎏金匣子,递给了李勣。

    李勣小心翼翼的接过,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份中旨,册封他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统率各路大军,攻打高句丽。

    这一瞬间,李勣内心大受触动。

    其实李治误会了一件事,李勣执着的并非是高句丽,而是渴望在人生最后的这段岁月,还能再上一次沙场。

    再听一听那金鼓声鸣响、马蹄声奔雷、羽箭声啸空、冲杀声震天。

    再感受一番驰骋沙场、金戈铁马的波澜壮阔。

    如此,他的人生再无遗憾。

    他年纪已老,自知比不上苏定方、薛仁贵这两位杰出将领,甚至也不如裴行俭、高侃、周智度那些新秀将领有锐气。

    他只剩下经验。

    然而这些经验大多已派不上用场,因为他原先对付过的敌人,大多已被消灭。

    只有高句丽依然存活。

    当初征讨高句丽,李勣是主帅之一,负责统率陆军,有着丰富的经验,对高句丽的军力地形,都极为了解。

    唐军若是攻打高句丽,他便是最有机会挂帅的人选,这才是他执着于攻打高句丽的原因。

    如今皇帝向他承诺,将来由他挂帅,他心中再无任何顾虑,叩首泣声道:“老臣多谢陛下信赖!”

    李治过去将他扶了起来,微笑道:“你我之间,何须如此?朕离京之后,还要将长安城嘱托于你。”

    李勣沉声道:“陛下尽管放心,有臣在长安,绝不让那些宵小之辈得逞!”

    李治欣然道:“有李卿这句话,朕可安心了。”

    到了酉时左右,李治离开李府,返回后宫,在甘露殿打了个转后,径直前往蓬莱殿。

    义阳公主搬去公主院后,蓬莱殿变得冷清了几分,徐槿性子喜静,倒也并不在意。

    听说皇帝正朝宫殿过来后,她赶忙放下诗集,带着侍从出门迎驾。

    将李治迎入殿内后,徐槿命人奉茶,随即吩咐蝶儿,去尚食局传李治喜欢的膳食。

    李治与她一起用了晚膳后,并未离去,而是陪着她坐在榻上,一起谈论前朝趣事。

    徐槿心中暗喜,知道皇帝今夜会留下,便将最近在书本中看到的趣事典故,纷纷说给李治听。

    她知道李治喜欢六朝历史,故而讲的故事都与历史有关,很多都是野史。

    待她说完之后,李治就会将正史拿出来跟野史对照,相互印证。

    两人聊到亥时左右,李治用过茶点后,看起了书,徐槿则在一旁伺候,按肩捶腿。

    到了亥时中旬,她又伺候李治在浴盆泡了澡,两人便干起了正事。

    云雨之后,徐槿靠在李治怀里,低声道:“陛下最近来妾身这里的次数变多了。”

    李治低头看着她,道:“你不高兴吗?”

    徐槿摇了摇头,低声道:“妾身只是有些奇怪,是不是……郑姊姊和陛下说了什么?”

    李治轻抚她的秀发,柔声道:“充容,朕平日虽很少插手后宫事务,但后宫的事,朕心里有数,不必贵妃说,朕也知道怎么回事。”

    徐槿仰着头,漆黑的眸子凝望着李治,道:“陛下都知道了吗?”

    李治感慨道:“朕自然知道,你肯留在宫中,是为贵妃着想。其实像你这种过于温顺的性子,并不适合待在后宫中。”

    徐槿眼眶一红,将头埋在李治肩上,道:“只要陛下心中还有妾身,妾身便不后悔。”

    李治轻轻拍打她的后背,道:“你放心,朕答应过你,不会让你受委屈。这个月中旬的朔望朝上,朕会下旨,册封你为贤妃。”

    徐槿听了后,浑身一颤,侧过头,凝望着李治,道:“陛下,妾身无子,只恐……”

    李治打断道:“在这后宫之中,无人比你更识大体。在朕心中,贤妃这个称号,除你之外,再无人可当的起!”

    徐槿微微一笑,眸中水气凝结,眼角流下两行清泪,只觉皇帝能如此知她,纵然立时死了,也心甘情愿。

    次日下午,李治前往立政殿,将晋升徐槿贤妃的意思,告诉了武皇后。

    武媚娘低声道:“她跟随陛下有十多年了,性子一向知书达理,册封贤妃,倒也合适。”

    其实看得出来,武媚娘并不是非常支持这件事。

    不过李治心意已决,四月十五的朔望朝上,便宣布了对徐槿的进封。

    他的理由也很正当,后宫需要一位四夫人坐镇,才能保证宫廷不乱。

    贵妃要随皇帝出行,那么再册封一位四夫人,顺理成章。

    故而朝臣们都没有反对。

    时间流转,很快到了五月,李治将一件件事都安排妥当,这天下午,他命人将李弘召到立政殿。

    “孩儿拜见父亲。”李弘拱手道。

    李治并未让他坐下,目光直视着他,道:“弘儿,朕马上就要离京了,有些话要交代你。”

    李弘恭敬的道:“是。”

    李治道:“朝中政务,朕已经都交代好了,只有部分极重要的机密,会送到朕手中,剩下的诰书,会从甘露殿送到东宫,交由你批阅。”

    李弘心中一凛,道:“孩儿一定谨慎批阅。”

    李治笑了笑,道:“你也不必太紧张,那些诰书,都由宰相们商议过,高有道他们几个也会帮你阅一遍,只有少数有争议的拿给你看。”

    李弘吃惊问:“父亲,这些有争议的奏章,孩儿只怕难以决断。”

    李治道:“不必担心,你若是拿不定主意,打回去就行,他们自会重新修改。”

    李弘道:“是。”

    李治接着道:“长安城内,若是发生什么大的变故,你难以决断,可以去找英国公,向他请教。”

    李弘道:“孩儿记住了。”

    李治摆手道:“好了,就这些,你退下吧。”

    李弘应诺一声,告退离开了。

    他一路朝着东宫返回,从立政殿经过时,有内侍过来传令,说皇后请他过去一趟。

    李弘只好又来到立政殿,向母亲见了礼。

    武媚娘将他拉到身边,凝视着他,道:“弘儿,我和你父亲马上要走了,你会不会害怕?”

    李弘迟疑了一下,道:“孩儿只是有些不舍,并不害怕。”

    武媚娘欣慰道:“果然是长大了。不过我们离开后,长安城若是出了事,你解决不了,又该怎么办呢?”

    李弘道:“父亲说了,有事不决,就问太师!”

    武媚娘笑了笑,道:“你父亲的话自然不错,不过娘再教你一个更稳妥的秘诀。”

    李弘欣喜道:“是什么?”

    武媚娘道:“无论出了何事,只要你觉得难以决断,立刻派人给我们传消息,等你父亲的旨意传回来了,你再决定,不要自作主张!”

    李弘愣了愣,道:“这样父亲会不会生气?”

    武媚娘微笑道:“当然不会。你本来就是个孩子,遇到事情找父母,这很正常。只要事事问过我们,就不会犯下大错。”

    李弘顿时感觉轻松多了,用力点了点头,道:“孩儿记住了。”

    武媚娘又和他嘱咐了一些话,便让他退下了。
(快捷键 ←)上一章:第319章 倭版武则天? 返回《大唐,我妻武则天》目录 下一章:第321章 皇帝离京(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