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平板电子书网 » 穿越小说 » 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列表 » 第411章 太子仁慈,于国不利

最新网址:www.qiqixs.info

第411章 太子仁慈,于国不利

文/左百户
推荐阅读:奶爸的异界餐厅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 最佳女婿 万族之劫 重生八零锦绣军婚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 极品全能学生 斗破苍穹 诸天投影 都市超级医仙
    七月初八,一大清早,街道司的文吏们,便瞪着一双灯笼一样的大眼睛,在大街上巡视起来。

    大唐节日多,百姓们经常聚在一起欢庆,很容易造成街道受到污染。

    唐人爱洁,古来有之。

    殷商时期,弃灰于道者断其手,此来古籍记载,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过秦朝时期,便有明令规定,弃灰于道者黥刑,也就是在脸上刻字。

    唐朝时期,律法不像秦朝严峻,《永徽疏律》规定: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

    故而每次节日过后,街道司的文吏们就在大街上搜寻垃圾,发现之后,就会顺着线索调查。

    查到了,对不起,六十仗伺候。查不到算你运气好。

    六十仗打下来,起码几个月下不了床,没人会为了一时手贱,去赌运气,故而大街上颇为整洁干净。

    只看得到各家人户,正在扫着自家门外的落叶。

    街道司文吏们一路检查,忽见前方出现一座府邸,门口似乎有一个被人遗弃的纸灯笼。

    一名年轻文吏目光一亮,就要奔过去检查,却被一名年老文吏拉住了。

    “费老,您拉我做什么?”

    年老文吏用嘴努了努那座府宅,道:“知道那是谁的府邸吗?别没事找事。”

    “哼,不就是长孙无忌的府邸吗?他如今又没有官爵,怕个什么?”小年轻还挺倔。

    费老哼了一声,道:“官职坐到他那个地位的人,就算被关进大牢,判了死刑,也不要轻易招惹,懂吗?”

    小年轻翘着嘴,还是不太服气的样子。

    这时,长街驶来一辆马车,双辕马车,车上的花纹很特别,一看就是上等花梨木所制,帷幕用的是蜀锦。

    费老眯着眼道:“知道那辆马车中坐着的是谁吗?”

    小年轻眼力不太行,却也看得出这辆马车很不一般,问:“谁啊?”

    费老淡淡道:“于相公。”

    小年轻吃了一惊,于志宁不仅是当朝宰相,也是太子太傅,在小年轻心中,这可是真正的大佬。

    然而在见识过长孙无忌执掌朝堂的老吏心中,长孙无忌才是真正厉害的角色,那可是跟皇帝掰过手腕的人!

    “瞧,于相公来拜访长孙相公了。”

    小年轻吸了口气,不由后怕,还好刚才没有冲动。

    若是为了调查那个纸灯笼,跟长孙府的人起冲突,又恰好被于相公瞧见,那就糟糕了。

    “走吧。”老吏带着小年轻绕过长孙府,去别的地方检查了。

    另一边,于志宁迈着悠闲的步子,走在长孙府的长廊上。

    这么一大清早,长孙无忌就派人来找他,肯定是有事相求,这让他感到非常愉快。

    然而,当他进入长孙无忌的书房后,等着他的是长孙无忌的黑脸。

    “长孙兄,又怎么了,我最近可没得罪你啊?”于志宁心虚的道。

    长孙无忌哼了一声,没有做声。

    待下人上了茶,退出屋子后,他才开口道:“于兄,我刚刚听说,太子昨天晚上,向陛下请奏,释放山池院三千宫人,陛下已经准奏,有这事吗?”

    于志宁端着茶杯,笑道:“我还当是什么事呢。不错,有这事,昨天夜里,太子在东宫闲逛,登上一座高楼,看到了山水池阁那些干活的宫人,见她们在七夕也要劳作,觉得可怜,便向陛下请奏了。”

    长孙无忌面沉如水,道:“你觉得这是小事?”

    于志宁皱眉道:“太子宅心仁厚,这不是好事吗?”

    长孙无忌冷冷望着他,道:“太子过于仁厚,对官员们来说,确实是好事,可对国家来说,却是坏事!这一点你不知道吗?”

    于志宁怔了怔,沉默不语。

    太子便是将来的皇帝,若是太过仁慈,就会缺乏狠辣手段,内制不住朝臣,外压不住胡夷,很难有大的作为。

    可话又说回来,一位仁慈的君主,至少不会瞎折腾,守江山还是没问题的。

    “长孙兄,眼下已经不是开朝时期了,我以为太子仁慈一些,并无问题。”于志宁说。

    长孙无忌摇头道:“你错了,眼下虽不是开朝时期,当今陛下却一直在改革朝制,触犯了太多人利益。若是太子没有强硬手腕,将来这些势力一起发难反扑,陛下这些改革措施,都将白费!”

    于志宁吃惊的望着长孙无忌,没想到他竟然对皇帝的改革如此认同。

    长孙无忌淡淡道:“有什么惊讶的,陛下的改革,从眼下结果来看,对国家是有利的,既然如此,我自然要支持。”

    于志宁笑道:“长孙兄,咱们都这把年龄了,太子的事,交给年轻的大臣们吧,咱们就别管了。”

    长孙无忌道:“对他们来说,自然希望太子越仁慈越好,如此一来,他们将来的日子就会更好过。”

    于志宁叹道:“可陛下都同意了太子的请旨,我们又何必多操心呢?”

    长孙无忌沉默了一会,道:“父子之间,很容易被亲情蒙蔽。当年先帝和废太子的教训,你忘了吗?”

    于志宁吃了一惊,不敢接口。

    长孙无忌缓缓道:“陛下性情仁厚,便会觉得太子和他很像,将来也会和他一样。”

    “然而太子经历与陛下不同,缺乏储君之争的磨练,只有仁厚的一面,却不能在关键时候,展现出果决狠辣的一面。”

    于志宁看了他一眼,低声道:“这些话,只怕也只有你敢说。”

    长孙无忌瞟了他一眼,道:“那是因为你失职!”

    于志宁愣道:“我怎么失职了?”

    长孙无忌道:“你别忘了自己太子太傅的身份,这些年来,你教了太子什么?”

    于志宁顿时不吭声了。

    他也就偶尔去东宫打个转,太子趁机问几个问题,他顺带回答,也就了事了。

    相比之下,长孙无忌当年担任太子太傅时,可是殚精竭虑,尽心尽力的培养储君。

    “你也不能只怪我一人吧,李勣是太子太师,他不也什么没做吗?”于志宁争辩道。

    长孙无忌瞪眼道:“李勣是武夫,你跟他比?”

    于志宁盯着长孙无忌,表情忽然有点怪。

    “怎么?”长孙无忌挑了挑眉。

    于志宁道:“你最近怎么突然对朝事又关心起来了?”

    “老夫若是不关心朝事,当初又为何答应你对付萧嗣业?”长孙无忌哼道。

    “不对,你当时比较被动,是我来找的你。现在你却主动起来了,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

    长孙无忌怕他知道自己进内领府的秘密,沉声道:“别转移话题,太子的事不能再耽误了。”

    于志宁也知长孙无忌说的有道理,慈不掌兵,太子如果真的过于仁慈,将来未必能守住新政。

    他想了想,道:“那从明日开始,我每天都去东宫,慢慢引导太子。”

    长孙无忌摇头道:“太子已经十二岁了,秉性已成,光凭言语,很难改变。”

    “那你想怎么做?”

    长孙无忌道:“言教人难,事教人易,你需劝谏陛下,让太子离开东宫,多行历练。”

    于志宁惊道:“若是太子出事了怎么办?”

    长孙无忌闭目不语。

    于志宁顿时有些脸红,他跟长孙无忌知根知底,都能猜得到对方想法。

    他刚才问出那句话,其实就是怕承担责任,所以长孙无忌不屑于回答他。

    于志宁自然也明白,一个人不经历一些挫折和危险,无法成长,若是怕太子遇到危险,锁在东宫,反而会害了太子。

    “好,我这就入宫,向陛下请奏此事!”

    长孙无忌睁开双眼,道:“这就对了,不过你先不要去找陛下,可以先去找皇后。”

    于志宁愣道:“找皇后?”

    长孙无忌缓缓道:“陛下和先帝一样,在对待子嗣时,过于宠溺,只怕不会接受劝谏。”

    于志宁道:“那皇后就愿意帮我们劝陛下吗?”

    长孙无忌感叹道:“撇开皇后妇人身份,其实她很多地方,都比陛下更为理智。就比如她对外甥武敏之的培养,就令老夫非常佩服。”

    于志宁点点头,道:“那好吧,我去找皇后试试。不过太子是她权力的保障,我可不像你这么乐观。”

    长孙无忌这次没有反驳,他也知道武氏对权力的看重,心中也没底。

    到了于志宁这个级别,已经不需要像普通官员一样,每天去皇宫上衙。

    他离开长孙府后,也不去尚书省,径直前往长乐门外通传。

    不一会,张多海亲自过来迎接,引着他来到立政殿。

    武媚娘对他非常尊敬,亲自在殿外迎接。

    于志宁赶忙行礼,道:“老臣拜见皇后殿下。”

    武媚娘道:“于公不必多礼。”引着于志宁进了正殿,命人上座端茶。

    茶毕,武媚娘问起于志宁来意。

    于志宁跟她说话,就不能像跟长孙无忌一样随意了,先提起太子昨晚向皇帝请旨释放宫人的事,直夸太子仁善。

    武媚娘听了后,凤眉微皱,道:“太子仁孝是仁孝,就是分寸掌握的不好,以后还请太傅多多教导。”

    于志宁听了这话,就知道武皇后对此事略有不满。

    但他暂时还分不清武皇后不满的原因。

    是因为太子插手后宫之事,让她不满,还是因为她也觉得太子仁厚过头,并非好事?

    如果是后者,那就不必有太多顾忌了。

    “那倒也是,如此大事,太子殿下应该先向皇后殿下禀告一声,这才合乎规矩。将来老臣一定劝导太子。”于志宁第二次试探。

    武媚娘道:“他昨晚来请示过我了。我倒不是担心这个,而是怕太子太过心慈,容易被人欺骗。”

    于志宁暗暗点头,看来武皇后对太子的性子,也有几分担心。

    “是啊,庄子《列御寇》有言,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太子仁厚是极好的,就是担心被小人欺骗。”

    武媚娘瞥了张多海一眼,张多海一挥手,屋中伺候的下人全部退下。

    武媚娘目视着于志宁,缓缓道:“于公今日便是为太子来找我吧,有话请尽管直言。”

    于志宁忙道:“老臣只是想着,太子已是总角之年,长期待在东宫,不利于增广见闻,或对太子成长不利。”

    武媚娘沉吟了一会,道:“太傅之言,正合吾心。其实我也曾劝过几次,只是陛下对弘儿关心过甚,不愿让他出宫,似乎怕他染病。”

    于志宁一愣,心想皇帝担心的角度还挺古怪的,难道是因为皇帝自己有头疾,所以怕太子也染上?

    可皇帝的头疾是天疾,就算不出宫,老天爷让太子得此病,那也挡不住啊!

    武皇后缓缓道:“此事我是同意的,不过需从长计议,不知于公可有良策?”

    于志宁想了想,实在想不出办法能劝说皇帝,便道:“容臣回府之后,仔细思量。”

    武媚娘道:“那就有劳太傅了。”亲自把于志宁送出殿门。

    于志宁出宫之后,又马不停蹄的来到长孙府,将情况告诉长孙无忌。

    “长孙兄,陛下可能是被这头疾侵扰的怕了,这才对太子保护过甚。”

    长孙无忌沉吟道:“那就只能想个办法,让陛下意识到,眼下对太子的培养并不适当。”

    于志宁忙问:“你有办法吗?”

    长孙无忌沉吟不答。

    过了好半晌,他缓缓道:“需得选出一人,让其多经历练,跟太子形成对比。陛下看到这个人的变化后,就会意识到,培养太子的方式有问题。”

    这个办法很麻烦,然而要劝君主改变想法,本来就是一件困难的事。

    于志宁凝视着他,道:“普通人可没用,你不会是想选另一个皇子吧。”

    长孙无忌道:“若是可以选择,我倒真想选一位皇子。只是如此一来,又会产生新的隐患。”

    于志宁道:“那就选个宗室子弟吧,最好经常在陛下跟前露脸。”

    长孙无忌听了后,沉默下来。

    这样的人选倒有一个,小吴王李吉,只不过,两人间有着一段仇恨。

    于志宁也想到了李吉,看了他一眼,道:“也不一定非要宗室,外戚也行,选武敏之如何?皇后既然答应支持我们,应该会松口。”

    长孙无忌道:“就选吴王吧,可上奏陛下,向百济派遣一支使节团,带上一批援助百济的粮食,再举荐李吉为正使,我想陛下不会拒绝。”

    于志宁道:“好,我明日就向陛下上奏。”

    长孙无忌提醒道:“还是先去和皇后说一声。”

    “此事既然跟她提过,若是中途又绕过她,反会得罪她,倒不如跟她提一嘴,也许她还会主动揽下此事。”

    于志宁笑道:“还是你想的周到。”
(快捷键 ←)上一章:第410章 与武媚娘对弈 返回《大唐,我妻武则天》目录 下一章:第412章 贤妃谏君(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