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平板电子书网 » 穿越小说 » 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列表 » 第428章 帝国机器,全力运转!

最新网址:www.qiqixs.info

第428章 帝国机器,全力运转!

文/左百户
推荐阅读:都市超级医仙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 诸天投影 奶爸的异界餐厅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 重生八零锦绣军婚 万族之劫 斗破苍穹 最佳女婿 极品全能学生
    安王后忽然猛地一摆脑袋,撞开泉男产,她头上一撮头发,也因此被拽下来。

    她顾不得疼痛,快步奔过去,挡在高宝藏身前,面对着杀神一般的泉男建。

    泉男建伸出手中长剑,抵在她胸口,冷笑道:“你想先死?”

    安王后脸上毫无惧色,凝视着他,厉声道:“大王不死,将来你们被唐军围困后,只要投降,还能有一条生路!大王若死,你们每一个人,都再无退路,必死于唐军之手!”

    话音一落,忽然往前一冲。

    “嗤”的一声,长剑从她胸口穿过。

    她忍着剧痛,一步一步走到泉男建跟前,一口鲜血喷在他脸上,骂道:“你这乱臣贼子,我在下面等着你!”

    泉男建又惊又怒,刚才安王后朝他走过来时,他竟为对方气势所慑,下意识后退了一步,此时不由恼羞成怒。

    “贱女人,去死!”他拔出长剑,一剑将安王后脑袋砍了下来。

    “王、王后!”高宝藏又惊又怕,颤声喊道。

    泉男建余怒未消,擦了擦脸上的血,手执长剑,朝高宝藏一步一步走了过去,仿佛死神一般。

    泉男生已经被弟弟吓呆了,他从未想到,这个平日沉默寡言的弟弟,竟如此凶残。

    在他身上,竟仿佛能看到父亲的影子。

    信诚正在思索如何扭转局面,也没心思管这些。

    眼瞧着高宝藏要死在泉男建剑下,一只手按在了泉男建手臂上。

    “二兄,暂且把他性命留着吧,也许以后还能有用!”阻止的竟然是泉男产。

    泉男建看了他一眼,心知泉男产被安王后最后那句话说动,故而想留下一条后路。

    他需要泉男产支持,才能夺取泉男生的莫离支之位,故而给他面子,没有再杀高宝藏。

    很快,泉男建将目光转向了泉男生。

    泉男生心中一阵恐惧,颤巍巍的道:“二、二弟,你想做什么?”

    泉男建没有说话,目光又看向了信诚。

    他已经收复了乙支辰,然而信诚手中,还掌控着城外军营的三万人马,他希望得到信诚的效忠。

    信诚与他对视了一会,目光看向泉男生,说道:“莫离支,属下以为,应立刻将高宝藏叛国之事,在全国宣扬!”

    泉男生急忙道:“对,对,应该这么做!”

    信诚接着又道:“全国子民们得知此事后,必定非常不安,所以还请莫离支出巡国中,安抚百姓!”

    此言一出,泉家三兄弟都愣住了。

    信诚让泉男生现在离开平壤,泉男建肯定会自立为莫离支。

    这相当于是让泉男生主动让出莫离支的位置,苟全一条性命!

    泉男生怔怔望着信诚,沉默良久后,也意识到这是他唯一活命的办法,低声道:“好,我……愿意出巡。”

    泉男建却没有说话,只冷冷盯着信诚。

    信诚坦然与他对视,道:“二公子,您可以弑君,因为朝中大部分朝臣,都是老莫离支留下的,可您若是杀了兄长,他们未必还会拥戴您!”

    泉男建森然一笑,道:“我可以学父亲一样,把他们都杀了,再换一批大臣!”

    信诚道:“这是个不错的法子,但当初老莫离支杀了满朝文武,重新稳定国家,用了一年时间,您又要用多久呢?”

    泉男建冷笑道:“你以为我一定不如父亲?”

    信诚道:“就算您有办法稳定局面,城外那三万人马,您又打算如何应对?”

    泉男建扬了扬眉,道:“杀了你,我再派一位统帅便是。不过我很欣赏你,所以想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

    信诚凝望着他,道:“您确实更像老莫离支,我可以为您效忠。不过,我受老莫离支嘱托,所以必须保大公子一命!”

    泉男建脸色变幻不定,显然正在犹豫。

    信诚道:“城外那三万守军中的将官,都是我一手提拔的亲信,我敢保证,我若死了,他们必然哗变!”

    “锵”的一声,泉男建收剑回鞘,朝泉男生道:“兄长,明日你就出巡吧!”

    泉男生面色苍白,嘴唇微微颤动着,最终点了点头。

    ……

    郑仁泰是第一个到达神龙殿的。

    当其他几人陆续来到神龙殿时,郑仁泰心中充满狂喜。

    在他之后来的将领顺序,依次是:尉迟恭、程知节、契苾何力、高侃、薛仁贵、李勣!

    从这六人身份便能看出,这次的集议,肯定与攻打高句丽有关,而且参加集议的人,很可能就是这次出征的统帅!

    对于出征高句丽之事,郑仁泰原本还以为自己没希望。

    自新皇登基以来,他从未受到过重用,几场大的战事,也都没他的份!

    这次攻打高句丽,皇帝竟然让他上阵,他心中窃喜的同时,也不由暗暗感激着萧嗣业。

    当初消灭契丹后,以李勣为首的大臣们都提议立刻攻打高句丽。

    几乎满朝文武,都一面倒的支持攻打高句丽。

    郑仁泰原本也是支持的,可萧嗣业却偷偷告诉他,皇帝并不希望立刻出兵。

    于是郑仁泰为了获得皇帝好感,站到了群臣对立面,还差点被尉迟恭给打了。

    如今来看,若没有他当时的鼎力支持,满朝那么多武将,皇帝怎么可能还记得他?

    只可惜萧嗣业已经死了,不然他一定请旨,调萧嗣业进他的军中,担任副将,也给他一个立功机会。

    其他几人也都诧异的望着郑仁泰,尤其是尉迟恭,面色很不友善,似乎觉得他不配坐在这里。

    不一会,外面传来唱喏声,李治大步走了进来,几人齐刷刷起身,向皇帝见礼。

    李治走到上手坐下,伸手压了压,道:“众卿不必多礼,刚刚营州传来消息,泉盖苏文的二儿子泉男建,将泉男生逐出了平壤城,自封为莫离支,如今是时候,对高句丽出兵了!”

    众将听到此话,都露出惊喜之色。

    李勣更是心中感叹:“又被陛下预测到了。”

    李治缓缓道:“攻打高句丽的作战计划,想必你们已经听李卿讲过了,朕就不再重复,现在朕来公布,八路大军的人选!”

    七人听了此话,纷纷站起身,脸上都带着几分紧张之色。

    李治目光看向李勣,道:“李卿,朕任命你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辽水道行军总管,负责统率八路大军,水陆并进,南北夹击,共击高句丽!”

    李勣眼中闪过一道亮光,一字字道:“老臣,领旨!”

    李治又道:“薛仁贵听旨!”

    “臣在!”

    李治道:“朕任命你为辽东道行军副大总管,兼平辽道行军总管!”

    “臣领旨!”

    唐朝的行军总管和大总管名号,都是根据作战地名来取。

    从名称就能看出,李勣和薛仁贵这两路人马,都是从营州出发的北四路人马。

    李治又依次册封了程知节、尉迟恭、契苾何力、郑仁泰、高侃。

    契苾何力为苏木道行军总管,郑仁泰为建安道行军总管,两人率领的是北四路另外两支人马。

    程知节和尉迟恭都被安排为南三路统帅。

    程知节为马户道行军总管、尉迟恭为木岳道行军总管。

    另外由姜恪担任南三路最后一路人马的统帅,任命为汉水道行军总管。

    高侃被任命为卑沙道行军总管,是唯一的水军统帅。

    李治宣布完毕后,说道:“你们都可以去准备一下了。副总管的人选,还有将领人选,都可以讨论一下,到时候将名单拿过来给朕。正式的册封圣旨,过几日再颁布!”

    为了想出这八路军统帅,李治已经费了不少心力,底下那些将领名单,他自然不肯再费脑筋去想。

    几人领了旨意,离开神龙殿,前往左卫衙署开会,商讨手下将领人选。

    按照唐军传统,手下副将都由主将举荐,这也能让主将打仗时,更得心应手。

    当然,若是利用这一点任人唯亲,打了败仗,受到的处罚也要加上一等。

    所以李勣与众将商议几句后,就让他们自己筛选得力之人,到时候向他打声招呼,他再拟定名册,向皇帝请旨。

    集议结束后,诸将纷纷离开屋子,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有哪些年轻将领能堪重用。

    高侃快步赶上薛仁贵,与他并肩而行,问道:“薛兄,你准备选谁为副将?”

    薛仁贵道:“还在考虑中。”

    高侃苦笑一声,道:“你们都走陆路,我却走水路,这副将的人选,倒还真不好选!”

    他之前因为被调去对付东突厥人,错过了攻打倭国的战争。

    这次被皇帝选中攻打高句丽,正想大显身手,却被任命为水军行军总管,顿时有点受打击!

    薛仁贵看了他一眼,道:“高兄,在我看来,你这一路其实是最重要的。”

    高侃目光一亮,问:“怎讲?”

    薛仁贵道:“你可知当年的高句丽之战,为何没能攻灭高句丽吗?”

    高侃摇头。

    薛仁贵缓缓道:“因为大军过于求稳,推进太慢,尤其是在安市城外,被耽搁了两个多月,粮食供应不足,只能撤退。”

    高侃心中一凛,道:“我也有所耳闻。”

    推进太慢的原因,主要是李世民御驾亲征,诸将担心皇帝有失,故而不肯冒一点风险。

    薛仁贵接着道:“安市城是一座险峻山城,背靠山脉,易守难攻。这次攻打高句丽,依然会成为我军一个难题。”

    “你率领的这一路人马,有水路优势,只要进军顺利,便可绕过安市城,跨过鸭绿江,直取平壤!”

    高侃心中一振,道:“多谢薛兄指点,只是这副将人选,小弟拿不定主意,还请薛兄指教。”

    薛仁贵想了想,道:“你率领的既然是莱州水师,最好选莱州本土将领为副总管,如此方能尽快掌控军队!”

    高侃道:“在下听说莱州都督孙仁师是一员悍将,不知传言可信否?”

    薛仁贵道:“此人可信。”

    他带出来的羽林卫与倭国交战时,与孙仁师打过交道,从那些部将写来的信中,他对孙仁师也有一定了解。

    高侃其实也听过孙仁师的名声,只是这一战太过重要,这才征询薛仁贵意见,见他这般说,再无怀疑。

    诸将出了左卫军署后,便各自分开,回自家军署,为战争做准备。

    然而,薛仁贵却并未前往禁苑,而是一路出了朱雀门,朝着大理寺而去。

    数日之后,李治便收到了李勣送上来的出征名单。

    各军副将人选都已经选好了。

    从这份名单中,就能看出来,这次的出征队伍,除苏定方、裴行俭等人外,堪称大唐最豪华的将领阵容。

    连前营州都督程名振这样的老将,也只能担任一个行军副总管。

    除了老将,这份名单之上的人,也有很多年轻将领,比如韦待价,被郑仁泰选为副总管。

    李勣的副总管更令人惊讶,竟然选了赵持满,与其他副总管相比,称得上官职最低的一个了。

    不过赵持满毕竟跟姜恪齐名,凭着姜恪这些年在辽东的出色发挥,也顺带将他的名声提起来了。

    况且赵持满曾出使倭国,胆色一流,确实值得一用。

    黑齿常之也成为一名副总管,李治原以为他会是姜恪的副总管,不知为何,竟成了程知节的副总管。

    这背后发生了什么事,李治就不太明白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南三军三总管之一,无论谁选择黑齿常之当做副手,都是占便宜的。

    在李治印象中,程知节确实是一个很善于占便宜的人,姜恪人在百济,没机会发声,只能说他倒霉了。

    姜恪的副将是潘龙,此人也是刘仁轨麾下一员虎将,倒也不算太差的选择。

    尉迟恭的副将最令李治诧异,是一个叫李谨行的人。

    此人的名字李治倒是知道,担任左监门卫将军,只是关于他详细的情况,并不了解。

    命人将李谨行的档案拿过来一看,才知此人并不一般,他的父亲突地稽是靺鞨族一位首领,率部投靠隋朝,后来投靠大唐。

    也就是说,李谨行是一位靺鞨裔大唐人,而且他原来的部落,与高句丽是死敌。

    李谨行既有这一层身份,对高句丽必定非常了解,尉迟恭选择他作为副将,显然是有这一层的考量。

    当李治看到薛仁贵的副总管后,忍不住笑了,薛仁贵选择的副手,竟然是李元芳。

    这个李元芳,也不过是李治一时戏谑之心,才选出来的一个人,让他跟随保护狄仁杰。

    薛仁贵既然选择他作为副将,那便说明此人确实有一定的能力,给他一个舞台也不妨。

    高侃的副总管选的是孙仁师,这算得上诸将之中,最正常的一人了。

    如此一来,出征大名单就出来了。

    行军大总管:李勣。

    行军副大总管:薛仁贵。

    行军总管(副总管):李勣(赵持满)、薛仁贵(李元芳)、契苾何力(程名振)、郑仁泰(韦待价)、高侃(孙仁师)、程知节(黑齿常之)、尉迟恭(李谨行)、姜恪(潘龙)。

    李治大笔一挥,通过了李勣递上来的出征名单,同时又下了几道旨意。

    首先,任命刘仁轨为河北馈运使,负责河北诸州粮草调度。

    这些年来,河北一直采取轻赋政策,就是为了高句丽这一战,如今已有十年左右,就算征调粮草,河北百姓应该也能承受。

    另外,任命李义府为河南馈运使,前往莱州,负责将河南诸州粮食,转运入海,为高侃一路、百济三路大军提供粮草。

    陈王李忠为副使,协助李义府。

    任命高福男为右卫将军,平壤道安抚大使,随军出征。

    旨意下达后,文武官员各司其职,

    武将们率领羽林卫,奔赴前线。文官们调度后勤,三省六部九卿五监,每一个部门的官员,都得到旨意,全力协助此战。

    内领府也派出大量密探,奔赴营、莱两州、以及熊津都督府,打探情报。

    大唐帝国这座军事机器,此刻已全力运转起来。

    一共十五万步骑,在营、莱、熊三个地区不断集结。

    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快捷键 ←)上一章:第427章 请求大唐,发仁义之师 返回《大唐,我妻武则天》目录 下一章:第429章 权贵与庶民(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