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info
第58章
红楼之甄费奋起 本章字数:13748 红楼之甄费奋起txt下载
拍卖的方式来放出抄家的东西,这在京城,那绝对是从来没有过得事儿,就是往前朝寻个例子都没法子寻,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很多事儿都有点让人瞪目结舌,比如这解说物品价值的人,居然是个古董店的东家,这让人很不理解,什么时候一个商户居然也能参与到官员们的事情里来了?只是人家理由也很充分,这不是尊重专业人士的意思嘛,再说了,这真要找什么官员去干,好像也没有人肯干,这毕竟对于读书人来说有些丢脸,最要紧的是,对物价的精确程度上也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最终大家也只能默认了。当然这账房那是一定不能放弃的,还是户部的老账房负责。
而这一次的拍卖场地也绝对让人无语,居然是安排在了贡院!为了这个,不知道多少老夫子摇头,表示不满,可惜这事儿就是户部也没有法子,谁让这附近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场地了呢。
参加拍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还要考虑到公平公正的问题(这个是皇帝特意要求的,为的就是让参与的人更多些,土地更加分散些。)所以这贡院就成了最好的场地了,每一个来参加的老爷一人一个贡院里科考用的小房间,就是那种三尺宽,三尺深的考房,现成的凳子,桌子齐全不说,还谁也看不到隔壁其他人的情况,安全性更高,竞争性更强了,毕竟看不到人,就没有什么抢了上司彩头的估计,能更加随心出价。
你别说,这贡院,作为京城会试的场所,全国科考的中心,其实环境还是不错的,特别是最靠近最中心位置的这些考棚,那都是最干净,最整洁,最体现考场威严和肃穆的地方了,更因为离着考官的工作间近,这里就像是整个贡院的面子工程一样,什么偷工减料都不存在,白墙,黑瓦,怎么看怎么利索,坚固。这一次因为是要接待官员,这负责人还特意找人重新刷了一遍石灰,彻底休整了一遍。如此一来,看着越发的好。
各位大人到了之后,因为还没有开始,甚至还有不少人很有兴致的重新参观了一下往日自己参加会试时候曾经呆过九日的考棚,也算是忆苦思甜了。
等到这拍卖开始,这一次的拍卖方式也让人吃了一惊,流程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由户部派人把要拍卖的东西送到每一个买家面前,让他们看一遍,一来是确认一下物品,二来也是给他们一个近距离了解的机会。随后有兴趣的只要在每一个考棚里准备好的单子上写下自己可以接受的价格,然后放到门口的竹筒里就成了,随即会有兵丁过来取走这些标注着各个考棚门牌的竹筒,放到主席台,由户部的人一个个拆开,一一宣读,每一个人都能听清楚别人的报价和自己的报价,是不是有什么错漏。于此同时每一个的笔迹也是所有人不能作假的铁证。
等到所有的价格都出来了,报价最高的那一个天然的就获得了这拍卖物品的所有权,没有丝毫可以作假,走后门的可能,要是有同样的价格出现,那么这物件就需要同样出价格的几家再一次重新定价一次。直到最高的一名出现为止。
或者说这是几百年来,甚至是几千年来朝廷发卖物品最最新奇,最最公正的一次了,所以即使有几个有些倚老卖老的人感觉有些不怎么有面子,可是真操作起来,每一个人都很有兴致,甚至有些喜好求名的家伙还盘算着这事儿是不是会被载入青史,自己是不是会被留名等等。而那些小官更是激动,他们终于也有了平等购买好东西的权利了!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反正这一次虽然卖东西比以前慢了很多,可是基本上每一个人都非常的满意,头一天的田地一项是人最多的,也是所有人参加的兴致最好的,最终卖出来的价格,更是让皇帝满意,十成十的收回了价值,有什么比这更让皇帝高兴的事儿?就是户部上报说各家都有些借款,他都能不放在心上了。借吧,借吧,借了朕的银子,买朕的东西,看着是朕吃亏了,可是这银子你们能不还?敢不还?有这个胆子,就让你们家的家产也成为被拍卖的一部分。
至于甄老爷的还款计划,皇帝表示更加的满意,恩,这个家伙很是识趣,也是个老实头,这样的人可以用啊,这么有眼色,知道皇帝的钱不好借。不用问,让皇帝满意的官员,前程绝对是可以的,甄老爷这一次听儿子的话借钱还真是结对了,借出了好印象了。
甄老爷在贡院整整坐了一天,最终收获颇丰,买下了整整一千亩上等田,虽然因为价格原因,最终他买的都是通州还要往南的那一边的地方,可是就这样他已经是很满意了,上等田呢,就是在苏州,他家也从没有这样大的本事,这一次真是捡着便宜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才从无数的官员八卦中得知,这一次放出来的头一批次抄家的人家,一共有七家,真心不是少数,而这些人家的家产中田地加在一起,足足有三十多万亩田地,还有这些人家管事,管家等一些家奴们家中抄出来的,也足足有将近十万亩田地,还一个个都是好地。这其中那些大庄子基本都是主家的,像是其中百顷(5000亩)的庄子就不下二十个,还有二百顷的九个,五十顷的四十多,这些才是那些中上等人家最看重的,也是争夺比较激烈的,而像是他买的二十顷,或者其他小官们看重的十顷的小庄子,在这些大户眼里那绝对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是那些管事,管家们的家产,那些人家买这些都觉得丢脸呢,也正是因为这样,四十多个二十顷,八十个十顷的田产才能由着他们这些小官们分割。
甄老爷可不管这出处是哪里的,他只要知道这是好地,这一次让他们用九成的价格就买下了以前买都买不到的好地,那就足够了。一千亩啊,一年出息最少也是一千两,多的话,足足能有一千五百两呢。世家大族看不上,他可是很满意的,别说是他,其他的家境不怎么样的官员们一个个也都很是满意,像是甄老爷翰林院的一个同僚,就一口气买下了三处十顷的地,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他说的更加实在,一处给闺女当嫁妆,一处留给小儿子,还有一处合着原本的田产,正好传给长子,这一下子每一个都不落空,也算是他给孩子们最好的遗产了。就是他死了,也不用愁孩子们以后的生活了。
甄老爷买的地方有些偏,所以价格实在,九成的价格下,这上等田地不过是十两银子一亩,比京城四周动则十四五两一亩的田地,不知道合算了多少。虽然花去了足足一万两,可是要从甄老爷的角度来说,要是还有,他真的是还想买,哪怕是再去借银子也想买。
可惜啊,京城官员实在是太多了,底层的官员也多,所以能基本每一个人都买到一些,已经是有些相互谦让的结果了,再想多得,真的是白想了。
别说是他们,就是那些世家大户们,也多半是这样的情况,谁让这京城别的不多,就是高官世勋多呢,这些大庄子连每家一个都分不到啊!那些有心占便宜,有心捡漏的,这一次那基本上都是算白来了。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到了第二日宅子发卖,有兴趣的人越发的谨慎了起来,甄老爷很是努力的想要买一处四进的宅子,可惜这样的宅子虽然有,却抢不过那些大户人家,最终不过是买下了一处三进的宅子,就在他家后面不远处,花费了他一千两银子,这宅子如今说起来真的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比市场价低了将近一成他还是很满意的,这宅子即使租出去,每年也能有不少的收益,最重要的是他想着若是他将来常年在京城做官,或者给闺女上一门京城的婚事,那么这宅子给闺女做嫁妆绝对是可以的。
铺子甄老爷没有参加,他还剩下一万多的银子,要是买铺面的话,这些银子估计只能买上两个,可是他还有太多的东西要买,这其中家中太太吩咐的木料什么的可是大头,他都打听了,酸枝木的木料很少,到时候肯定很抢手,看看京城有多少底层官员就知道这些东西的需要数量了,估计很难办啊,实在不成他都想着是不是直接换些樟木,楠木,甚至是榉木,柞木算了。要是太太不同意,那他就先顾着给自家换上一套合适的能见人的家具,这成品的家具倒是好买些,毕竟数量不少,价格也绝对不高。实在是划算,就是买酸枝红木的全套家具也不贵,毕竟这算是二手货。
听说一千两就能买上一整套从客厅到书房,卧室,上上下下三十多件不错的樟木呢,听说是其中某一家庶子的院子里的家具,式样还很不错。就是酸枝红木,也不到三千两,实在是划算到了家了,要不是这一套是什么管家家里的物件,听着就让人有些膈应,估计价格还要更高些。只是甄老爷是实惠人,对他来说,二手就二手的,这有什么?他又不是什么有洁癖的人对吧,只要花样合适,木材合适,没什么不可以的。不成就多买些,把自家主院的家具都换一换。
如此一来,估计还能剩下的银子也就是一万两了,这些银子他都想好了,花一半去买些书画什么的,这东西传家才是最有底蕴,最体现他们书香人家的风格,这是不能不买的,他对于自家书房的珍品过少早就有些不满意了,要不是这些东西寻摸不容易,估计早就花大价钱充实一二了,如今那可是正好啊。哪怕只是买最不怎么值钱的那些,多买一些,也能让自己的书房更多几分斯文气。
剩下的就买那些太太需要的古董,摆件,玉器什么的,太太说的也是实在话,他们家能用来撑场面的东西确实是少了些,往日在苏州还不觉得,到了京城才发现自家底子实在是太过浅薄了。
一连五天,甄老爷几乎全扑在了拍卖场上,或者说整个京城泰半的官员都把精力放到了这个地方,好在这拍卖会是户部主持的,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些官员的情况,特意把时间放到下午,估计整个京城的政府工作都要瘫痪了。别说是京城了,到了后来,连着附近甚至是远一些的地方的官员知道了,也写了帖子,让自家的家人过来参加,就想着弄些好东西回去,当然这个家人是直系亲属,下人是不能进来的,不然也太不给参加的京城官员面子了对吧,哪有主家和下人同台参加活动的。
外地的官员能派人参加这样的活动,也是激动地不行,多少年了,这京城的汤水他们总算是能吃到一回了。真是太不容易了,即使价格上和以前知道的不能比,可是能加入就是进步啊!俺们总算也是占朝廷便宜的人了。
甄老爷每天一有收获,就回家细细的和甄太太说一遍经过,两口子总要盘算一遍自家准备的银子是不是用的合理。说着说这也是家业小的人家必然的步骤,像是那位卖了三个十顷庄子的翰林,也一样天天算,或许他这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为了银子,盘算的这样的仔细了,读书人多半可都是有些不通庶务的。
那翰林姓邢,这个姓氏一出来,或者很多人就已经开始皱眉头了,直接往邢夫人身上想的朋友们,恭喜你们,猜对了,这就是邢夫人的祖父,邢翰林今年四十多了,比甄老爷年纪还大些,只是在生儿子方面,比甄老爷长进多了,因为他的大儿子如今已经二十岁了,还娶了一个媳妇,小儿子十七岁,也说好了人家,转年就要成婚了,还有一个小闺女,如今不过是十一岁,年岁还小,刚开始在母亲的带领下开始各处走动,为将来的说亲做准备。
邢翰林是五年前的进士,比甄老爷高了一届,庶吉士毕业后,直接留在了翰林院,这倒不是他家是什么书香世家的原因,而是因为他有一个好老师,以至于和翰林院一位学士成为了同门,如此一来,知道这邢翰林为人不够圆滑,外放不容易出成绩的情况下,索性留下他在翰林院,当了一个从六品的官职。
说起来邢翰林家只能算是普通的地主家,老家也是苏州,正是因为同乡的关系,同甄老爷关系着实不错。而这邢翰林家底和甄老爷比其实还不如些,只是他当初进京的时候,是把苏州的家产除了祖宅,全部卖干净了来京城的,所以从一开始这底气就比甄老爷足些,在师兄的帮助下买下了两处铺子,一处五百亩的田庄,又拍了心腹管事自己经营铺子,一处专门卖苏州的丝绸,一处专门卖湖笔,倒是也算经营的不错,数年下来,很是积攒了一些银子。
原本若是没有这一次的拍卖,他想着的是在添置些铺子,好分给儿子,毕竟如今长子已经成家,还有了孩子,小儿子也要成婚了,如此一来,他就要想着分家的事儿了。只是这田庄什么的,实在是不好分,想要再买又买不到合适的。这才有了这样的念头。
如今好了,自己积攒的银子用到了最想花用的地方了,一千五百亩地,三个孩子一人五百亩,只要再给小儿子准备一处宅子,闺女嫁妆里添置些别的器物,那就全都齐全了等闺女出嫁之后,就能直接事先分好家产,免得将来两个媳妇打架,别以为他不知道,大儿媳妇早就在算账了。
给长子两个铺子,一千亩田地,京城老宅和苏州祖宅,那样一来,占了全部家产的七成,小儿子,一处五百亩的田地,再买上一处大三进带跨院的宅子,想来长子也不至于不满意,小儿子也不至于没了出息。
盘算的很是清楚的邢翰林行动力真的是飞快,第一日花了一万五千两买地,第二日又花了一千二百两买宅子,到了第三日,五千两买了好些上好的家具,,能用作嫁妆的上好的箱子,上等木料的小物件,和一些金玉摆设什么的,这里头有不少他都是准备放到新宅子,当做给小儿子布置宅子的东西,算是他补贴给小儿子的,毕竟总不能直接给小儿子一个空宅子吧。另外又置办了好些能当做嫁妆的首饰,衣料之类的东西,总计用出去了差不多三万,这才歇手。
这些银子已经是他全部的积蓄了,就是原本准备小儿子成亲的银子都先拿了出来,还在户部借了五千两才凑够的。
不过这些钱他花的很是痛快,很是满意,在他看来,这算是为儿女们的将来做了最好的投资和安排,哪怕将来孩子们一个个没有出息呢,有了这些田地,孩子们也不至于饿肚子了,所以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林侯爷家也很满意,因为他们抢到的东西不是甄家能比的,林侯爷亲自出马,不单单是买到了一处百顷的庄子,还买下了好些珍贵的古籍,另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抢到了一架古琴,如此雅玩,说真的,还真是只有有钱又有闲的人家才会感兴趣了,其他的世勋们,不是大老粗就是不识货,再不就是更看重实实在在的能给家里增加出息的东西,这才让林侯爷很是得意的用七成的价格就买到了手。
另外还有好些文房四宝,被一群平日里高大上,很有些威严,很正紧的三品以上的文臣们抢走了,别看他们往日斯文的很,到了这里,受到了这一次抢拍气氛的影响,一个个也难得挣得面红耳赤起来,若是一样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让别人买走了,不说这个买到手的人是如何的得意洋洋,其他人绝对是怒目相对,同仇敌忾的很的。
皇帝每一日都在宫里看着暗卫们送来的报告,每看一回就要乐一回,他真的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大臣们居然还有如此失态的时候,忍不住想着是不是过了年再办一次?他手里还有好几个人家被关着呢,抄家真的是一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儿啊!看看这几日户部账册上不断上涨的数字!再想想被收进宫里的那一堆珍品的东西,他就有些心动。
不过好在他还知道控制自己的**,知道这抄家的事儿做的多了,很容易引起大臣们的恐慌,对于自己的统治也有些不利,想了想,只能放弃了,不过转头他又想到了宫里内库的那些放置了时间很长,从不动用的存货。那些东西大半都是为宫里准备修缮宫殿储备的木料,宫殿不一定每年都要修,可是木料储备却是每一年都要做的,时间长了,这东西越来越多,成年的东西也越发的积压,因为真要是修缮宫殿,那用料的时候自然是选了又选,选出最好的,最新的,如此一来旧年的东西倒是大半成了没人要的了。
这一次被处置的一些人中有两个就是专门管内库的官员,他们的发财方式除了偷拿宫中的物品外,就是倒卖这积压的幕僚砖瓦。与其让这些人挣钱,这银子还不如朕自己挣,把这些东西也放到拍卖上卖掉,他已经发现了,木头什么的,其实销量也是很不错的,有闺女的人家几乎人人都需要,特别是好木头,而这宫里最差的拿出去,到了这些人家面前,也绝对是最好的。
还有一些陈年的衣料,有些不能凑成一套的没有龙纹之类忌讳图样的器物,寓意不错的幔帐,轻纱,还有这个,都已经把玩腻了的鼻烟壶,皇子们不要的玩具,这些都能处理了,直接给自己的私库也增加点收入,皇帝家也有感觉穷的时候啊!换了银子也能在让内务府进点新东西不是,他都好几年没有放开手采购好东西了。比如那些西洋物件!
皇帝的意志没说的,这抄家物品拍卖还没有结束,内库清理积压的消息立马又传了出去,这一次不说是京城边上的官员了,就是远在江南的官员都动了,开始往京城派人,送钱,不用说,皇帝这一次铁定是大赚一笔了,这就是垄断啊,还贴着皇家专用的垄断,实在是太折磨人了,能用上宫里出来的东西,哪怕是积压不要的,那也是很多人想都不能想的荣耀呢。
就连甄老爷都捉摸着是不是再去借一笔银子,好买些好木料了!恩,旧衣料也是可以的,那可都是贡品,料子品质绝对好,就算是时间长了,颜色上不如以前好,当家常衣裳也必定是不错的。
特别是在内务府新上来的官员,一心想要好好表现,给皇帝多挣点钱,生怕步了前任后尘的那位别出心裁的制定了一本拍卖物件清单四处发放之后,这场面越发的火热了。
几乎所有的官员,看着清单的手都在发抖,眼睛都布满了血丝,看看清单!哎呀,这好东西怎么就这么多呢?这个,连马桶都是红木的,实在是太让人眼红了。银子呢,银子怎么就这么不禁用呢?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info/txt/xiazai29162.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info/29162/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info/book/2916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58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风雨琉璃谢谢您的支持!!
而这一次的拍卖场地也绝对让人无语,居然是安排在了贡院!为了这个,不知道多少老夫子摇头,表示不满,可惜这事儿就是户部也没有法子,谁让这附近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场地了呢。
参加拍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还要考虑到公平公正的问题(这个是皇帝特意要求的,为的就是让参与的人更多些,土地更加分散些。)所以这贡院就成了最好的场地了,每一个来参加的老爷一人一个贡院里科考用的小房间,就是那种三尺宽,三尺深的考房,现成的凳子,桌子齐全不说,还谁也看不到隔壁其他人的情况,安全性更高,竞争性更强了,毕竟看不到人,就没有什么抢了上司彩头的估计,能更加随心出价。
你别说,这贡院,作为京城会试的场所,全国科考的中心,其实环境还是不错的,特别是最靠近最中心位置的这些考棚,那都是最干净,最整洁,最体现考场威严和肃穆的地方了,更因为离着考官的工作间近,这里就像是整个贡院的面子工程一样,什么偷工减料都不存在,白墙,黑瓦,怎么看怎么利索,坚固。这一次因为是要接待官员,这负责人还特意找人重新刷了一遍石灰,彻底休整了一遍。如此一来,看着越发的好。
各位大人到了之后,因为还没有开始,甚至还有不少人很有兴致的重新参观了一下往日自己参加会试时候曾经呆过九日的考棚,也算是忆苦思甜了。
等到这拍卖开始,这一次的拍卖方式也让人吃了一惊,流程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由户部派人把要拍卖的东西送到每一个买家面前,让他们看一遍,一来是确认一下物品,二来也是给他们一个近距离了解的机会。随后有兴趣的只要在每一个考棚里准备好的单子上写下自己可以接受的价格,然后放到门口的竹筒里就成了,随即会有兵丁过来取走这些标注着各个考棚门牌的竹筒,放到主席台,由户部的人一个个拆开,一一宣读,每一个人都能听清楚别人的报价和自己的报价,是不是有什么错漏。于此同时每一个的笔迹也是所有人不能作假的铁证。
等到所有的价格都出来了,报价最高的那一个天然的就获得了这拍卖物品的所有权,没有丝毫可以作假,走后门的可能,要是有同样的价格出现,那么这物件就需要同样出价格的几家再一次重新定价一次。直到最高的一名出现为止。
或者说这是几百年来,甚至是几千年来朝廷发卖物品最最新奇,最最公正的一次了,所以即使有几个有些倚老卖老的人感觉有些不怎么有面子,可是真操作起来,每一个人都很有兴致,甚至有些喜好求名的家伙还盘算着这事儿是不是会被载入青史,自己是不是会被留名等等。而那些小官更是激动,他们终于也有了平等购买好东西的权利了!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反正这一次虽然卖东西比以前慢了很多,可是基本上每一个人都非常的满意,头一天的田地一项是人最多的,也是所有人参加的兴致最好的,最终卖出来的价格,更是让皇帝满意,十成十的收回了价值,有什么比这更让皇帝高兴的事儿?就是户部上报说各家都有些借款,他都能不放在心上了。借吧,借吧,借了朕的银子,买朕的东西,看着是朕吃亏了,可是这银子你们能不还?敢不还?有这个胆子,就让你们家的家产也成为被拍卖的一部分。
至于甄老爷的还款计划,皇帝表示更加的满意,恩,这个家伙很是识趣,也是个老实头,这样的人可以用啊,这么有眼色,知道皇帝的钱不好借。不用问,让皇帝满意的官员,前程绝对是可以的,甄老爷这一次听儿子的话借钱还真是结对了,借出了好印象了。
甄老爷在贡院整整坐了一天,最终收获颇丰,买下了整整一千亩上等田,虽然因为价格原因,最终他买的都是通州还要往南的那一边的地方,可是就这样他已经是很满意了,上等田呢,就是在苏州,他家也从没有这样大的本事,这一次真是捡着便宜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才从无数的官员八卦中得知,这一次放出来的头一批次抄家的人家,一共有七家,真心不是少数,而这些人家的家产中田地加在一起,足足有三十多万亩田地,还有这些人家管事,管家等一些家奴们家中抄出来的,也足足有将近十万亩田地,还一个个都是好地。这其中那些大庄子基本都是主家的,像是其中百顷(5000亩)的庄子就不下二十个,还有二百顷的九个,五十顷的四十多,这些才是那些中上等人家最看重的,也是争夺比较激烈的,而像是他买的二十顷,或者其他小官们看重的十顷的小庄子,在这些大户眼里那绝对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是那些管事,管家们的家产,那些人家买这些都觉得丢脸呢,也正是因为这样,四十多个二十顷,八十个十顷的田产才能由着他们这些小官们分割。
甄老爷可不管这出处是哪里的,他只要知道这是好地,这一次让他们用九成的价格就买下了以前买都买不到的好地,那就足够了。一千亩啊,一年出息最少也是一千两,多的话,足足能有一千五百两呢。世家大族看不上,他可是很满意的,别说是他,其他的家境不怎么样的官员们一个个也都很是满意,像是甄老爷翰林院的一个同僚,就一口气买下了三处十顷的地,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他说的更加实在,一处给闺女当嫁妆,一处留给小儿子,还有一处合着原本的田产,正好传给长子,这一下子每一个都不落空,也算是他给孩子们最好的遗产了。就是他死了,也不用愁孩子们以后的生活了。
甄老爷买的地方有些偏,所以价格实在,九成的价格下,这上等田地不过是十两银子一亩,比京城四周动则十四五两一亩的田地,不知道合算了多少。虽然花去了足足一万两,可是要从甄老爷的角度来说,要是还有,他真的是还想买,哪怕是再去借银子也想买。
可惜啊,京城官员实在是太多了,底层的官员也多,所以能基本每一个人都买到一些,已经是有些相互谦让的结果了,再想多得,真的是白想了。
别说是他们,就是那些世家大户们,也多半是这样的情况,谁让这京城别的不多,就是高官世勋多呢,这些大庄子连每家一个都分不到啊!那些有心占便宜,有心捡漏的,这一次那基本上都是算白来了。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到了第二日宅子发卖,有兴趣的人越发的谨慎了起来,甄老爷很是努力的想要买一处四进的宅子,可惜这样的宅子虽然有,却抢不过那些大户人家,最终不过是买下了一处三进的宅子,就在他家后面不远处,花费了他一千两银子,这宅子如今说起来真的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比市场价低了将近一成他还是很满意的,这宅子即使租出去,每年也能有不少的收益,最重要的是他想着若是他将来常年在京城做官,或者给闺女上一门京城的婚事,那么这宅子给闺女做嫁妆绝对是可以的。
铺子甄老爷没有参加,他还剩下一万多的银子,要是买铺面的话,这些银子估计只能买上两个,可是他还有太多的东西要买,这其中家中太太吩咐的木料什么的可是大头,他都打听了,酸枝木的木料很少,到时候肯定很抢手,看看京城有多少底层官员就知道这些东西的需要数量了,估计很难办啊,实在不成他都想着是不是直接换些樟木,楠木,甚至是榉木,柞木算了。要是太太不同意,那他就先顾着给自家换上一套合适的能见人的家具,这成品的家具倒是好买些,毕竟数量不少,价格也绝对不高。实在是划算,就是买酸枝红木的全套家具也不贵,毕竟这算是二手货。
听说一千两就能买上一整套从客厅到书房,卧室,上上下下三十多件不错的樟木呢,听说是其中某一家庶子的院子里的家具,式样还很不错。就是酸枝红木,也不到三千两,实在是划算到了家了,要不是这一套是什么管家家里的物件,听着就让人有些膈应,估计价格还要更高些。只是甄老爷是实惠人,对他来说,二手就二手的,这有什么?他又不是什么有洁癖的人对吧,只要花样合适,木材合适,没什么不可以的。不成就多买些,把自家主院的家具都换一换。
如此一来,估计还能剩下的银子也就是一万两了,这些银子他都想好了,花一半去买些书画什么的,这东西传家才是最有底蕴,最体现他们书香人家的风格,这是不能不买的,他对于自家书房的珍品过少早就有些不满意了,要不是这些东西寻摸不容易,估计早就花大价钱充实一二了,如今那可是正好啊。哪怕只是买最不怎么值钱的那些,多买一些,也能让自己的书房更多几分斯文气。
剩下的就买那些太太需要的古董,摆件,玉器什么的,太太说的也是实在话,他们家能用来撑场面的东西确实是少了些,往日在苏州还不觉得,到了京城才发现自家底子实在是太过浅薄了。
一连五天,甄老爷几乎全扑在了拍卖场上,或者说整个京城泰半的官员都把精力放到了这个地方,好在这拍卖会是户部主持的,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些官员的情况,特意把时间放到下午,估计整个京城的政府工作都要瘫痪了。别说是京城了,到了后来,连着附近甚至是远一些的地方的官员知道了,也写了帖子,让自家的家人过来参加,就想着弄些好东西回去,当然这个家人是直系亲属,下人是不能进来的,不然也太不给参加的京城官员面子了对吧,哪有主家和下人同台参加活动的。
外地的官员能派人参加这样的活动,也是激动地不行,多少年了,这京城的汤水他们总算是能吃到一回了。真是太不容易了,即使价格上和以前知道的不能比,可是能加入就是进步啊!俺们总算也是占朝廷便宜的人了。
甄老爷每天一有收获,就回家细细的和甄太太说一遍经过,两口子总要盘算一遍自家准备的银子是不是用的合理。说着说这也是家业小的人家必然的步骤,像是那位卖了三个十顷庄子的翰林,也一样天天算,或许他这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为了银子,盘算的这样的仔细了,读书人多半可都是有些不通庶务的。
那翰林姓邢,这个姓氏一出来,或者很多人就已经开始皱眉头了,直接往邢夫人身上想的朋友们,恭喜你们,猜对了,这就是邢夫人的祖父,邢翰林今年四十多了,比甄老爷年纪还大些,只是在生儿子方面,比甄老爷长进多了,因为他的大儿子如今已经二十岁了,还娶了一个媳妇,小儿子十七岁,也说好了人家,转年就要成婚了,还有一个小闺女,如今不过是十一岁,年岁还小,刚开始在母亲的带领下开始各处走动,为将来的说亲做准备。
邢翰林是五年前的进士,比甄老爷高了一届,庶吉士毕业后,直接留在了翰林院,这倒不是他家是什么书香世家的原因,而是因为他有一个好老师,以至于和翰林院一位学士成为了同门,如此一来,知道这邢翰林为人不够圆滑,外放不容易出成绩的情况下,索性留下他在翰林院,当了一个从六品的官职。
说起来邢翰林家只能算是普通的地主家,老家也是苏州,正是因为同乡的关系,同甄老爷关系着实不错。而这邢翰林家底和甄老爷比其实还不如些,只是他当初进京的时候,是把苏州的家产除了祖宅,全部卖干净了来京城的,所以从一开始这底气就比甄老爷足些,在师兄的帮助下买下了两处铺子,一处五百亩的田庄,又拍了心腹管事自己经营铺子,一处专门卖苏州的丝绸,一处专门卖湖笔,倒是也算经营的不错,数年下来,很是积攒了一些银子。
原本若是没有这一次的拍卖,他想着的是在添置些铺子,好分给儿子,毕竟如今长子已经成家,还有了孩子,小儿子也要成婚了,如此一来,他就要想着分家的事儿了。只是这田庄什么的,实在是不好分,想要再买又买不到合适的。这才有了这样的念头。
如今好了,自己积攒的银子用到了最想花用的地方了,一千五百亩地,三个孩子一人五百亩,只要再给小儿子准备一处宅子,闺女嫁妆里添置些别的器物,那就全都齐全了等闺女出嫁之后,就能直接事先分好家产,免得将来两个媳妇打架,别以为他不知道,大儿媳妇早就在算账了。
给长子两个铺子,一千亩田地,京城老宅和苏州祖宅,那样一来,占了全部家产的七成,小儿子,一处五百亩的田地,再买上一处大三进带跨院的宅子,想来长子也不至于不满意,小儿子也不至于没了出息。
盘算的很是清楚的邢翰林行动力真的是飞快,第一日花了一万五千两买地,第二日又花了一千二百两买宅子,到了第三日,五千两买了好些上好的家具,,能用作嫁妆的上好的箱子,上等木料的小物件,和一些金玉摆设什么的,这里头有不少他都是准备放到新宅子,当做给小儿子布置宅子的东西,算是他补贴给小儿子的,毕竟总不能直接给小儿子一个空宅子吧。另外又置办了好些能当做嫁妆的首饰,衣料之类的东西,总计用出去了差不多三万,这才歇手。
这些银子已经是他全部的积蓄了,就是原本准备小儿子成亲的银子都先拿了出来,还在户部借了五千两才凑够的。
不过这些钱他花的很是痛快,很是满意,在他看来,这算是为儿女们的将来做了最好的投资和安排,哪怕将来孩子们一个个没有出息呢,有了这些田地,孩子们也不至于饿肚子了,所以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林侯爷家也很满意,因为他们抢到的东西不是甄家能比的,林侯爷亲自出马,不单单是买到了一处百顷的庄子,还买下了好些珍贵的古籍,另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抢到了一架古琴,如此雅玩,说真的,还真是只有有钱又有闲的人家才会感兴趣了,其他的世勋们,不是大老粗就是不识货,再不就是更看重实实在在的能给家里增加出息的东西,这才让林侯爷很是得意的用七成的价格就买到了手。
另外还有好些文房四宝,被一群平日里高大上,很有些威严,很正紧的三品以上的文臣们抢走了,别看他们往日斯文的很,到了这里,受到了这一次抢拍气氛的影响,一个个也难得挣得面红耳赤起来,若是一样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让别人买走了,不说这个买到手的人是如何的得意洋洋,其他人绝对是怒目相对,同仇敌忾的很的。
皇帝每一日都在宫里看着暗卫们送来的报告,每看一回就要乐一回,他真的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大臣们居然还有如此失态的时候,忍不住想着是不是过了年再办一次?他手里还有好几个人家被关着呢,抄家真的是一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儿啊!看看这几日户部账册上不断上涨的数字!再想想被收进宫里的那一堆珍品的东西,他就有些心动。
不过好在他还知道控制自己的**,知道这抄家的事儿做的多了,很容易引起大臣们的恐慌,对于自己的统治也有些不利,想了想,只能放弃了,不过转头他又想到了宫里内库的那些放置了时间很长,从不动用的存货。那些东西大半都是为宫里准备修缮宫殿储备的木料,宫殿不一定每年都要修,可是木料储备却是每一年都要做的,时间长了,这东西越来越多,成年的东西也越发的积压,因为真要是修缮宫殿,那用料的时候自然是选了又选,选出最好的,最新的,如此一来旧年的东西倒是大半成了没人要的了。
这一次被处置的一些人中有两个就是专门管内库的官员,他们的发财方式除了偷拿宫中的物品外,就是倒卖这积压的幕僚砖瓦。与其让这些人挣钱,这银子还不如朕自己挣,把这些东西也放到拍卖上卖掉,他已经发现了,木头什么的,其实销量也是很不错的,有闺女的人家几乎人人都需要,特别是好木头,而这宫里最差的拿出去,到了这些人家面前,也绝对是最好的。
还有一些陈年的衣料,有些不能凑成一套的没有龙纹之类忌讳图样的器物,寓意不错的幔帐,轻纱,还有这个,都已经把玩腻了的鼻烟壶,皇子们不要的玩具,这些都能处理了,直接给自己的私库也增加点收入,皇帝家也有感觉穷的时候啊!换了银子也能在让内务府进点新东西不是,他都好几年没有放开手采购好东西了。比如那些西洋物件!
皇帝的意志没说的,这抄家物品拍卖还没有结束,内库清理积压的消息立马又传了出去,这一次不说是京城边上的官员了,就是远在江南的官员都动了,开始往京城派人,送钱,不用说,皇帝这一次铁定是大赚一笔了,这就是垄断啊,还贴着皇家专用的垄断,实在是太折磨人了,能用上宫里出来的东西,哪怕是积压不要的,那也是很多人想都不能想的荣耀呢。
就连甄老爷都捉摸着是不是再去借一笔银子,好买些好木料了!恩,旧衣料也是可以的,那可都是贡品,料子品质绝对好,就算是时间长了,颜色上不如以前好,当家常衣裳也必定是不错的。
特别是在内务府新上来的官员,一心想要好好表现,给皇帝多挣点钱,生怕步了前任后尘的那位别出心裁的制定了一本拍卖物件清单四处发放之后,这场面越发的火热了。
几乎所有的官员,看着清单的手都在发抖,眼睛都布满了血丝,看看清单!哎呀,这好东西怎么就这么多呢?这个,连马桶都是红木的,实在是太让人眼红了。银子呢,银子怎么就这么不禁用呢?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info/txt/xiazai29162.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info/29162/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info/book/2916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58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风雨琉璃谢谢您的支持!!